新年新开局,奋进正当时。春节前后,在位于浦东的多个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抢工期、抓进度,随处可见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
市域机场线13标建设持续推进
去年底,市域机场线先期开通段(虹桥2号航站楼站—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开通运营,实现了两大交通枢纽40分钟便捷通达,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目前,从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至上海东站站的市域机场线13标(后通段)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现场工作人员紧盯着正处于冻结阶段的4处联络通道,加强巡视,确保施工安全。
市域机场线13标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区间线路总长约5.7公里,包含浦东机场工作井、南回转匝道桥墩托换、区间隧道及相关附属工程等。其中,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浦东3号航站楼站区间,左右双线长约3.03公里,埋深22.11米至51米,也是上海目前埋深最深的轨道交通盾构区间。
市域机场线13标盾构掘进分为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浦东3号航站楼站、祝桥工作井——浦东3号航站楼站分别实施,在今年1月初已实现全部盾构区间的双向贯通,逐步进入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等后续建设阶段。眼下,祝桥工作井——浦东3号航站楼站正进行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的冻结施工。上下行区间隧道之间的联络通道,能起到连通、防火、排水、人员疏散等作用,是隧道区间建设的重要一环。
“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时间需50天左右,相关工作在春节前已开始实施,以充分利用节前和假期的这段时间。”上海申铁项管三部市域机场线13标项目经理苏炜斌介绍说,“为保证冷冻设备的正常运行,使联络通道周边土体的冻结达到要求,春节假期,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和施工作业工人等20多名工作人员坚守工地。除了在线实时监控,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还轮流到隧道内进行巡视,以保障施工安全。”
祝桥工作井——浦东3号航站楼站区间隧道长约2.7公里,共设置4处联络通道,其中最深的距离地面37米多。在联络通道处,一个个管子穿过隧道厚厚的管片,伸入周边的土体中。而边上,则是一台台用于冻结的设备。
“除了正在使用的设备,边上还有‘备份’,一旦有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及时顶上。”13标上海建工项目部二工区经理吴赵友告诉记者,通过不断降低温度,让土体冻结,直到平均温度达到零下10度以下,再进行联络通道的开挖。“预计今年3月,可以达到开挖条件。”
21号线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区间隧道完成7成
21号线一期工程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线路位于浦东新区范围内,由南向北途经川沙新镇、康桥镇、张江镇、金桥镇、高行镇,串联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张江科学城、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功能区及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两个主城副中心。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长约28公里,设18座车站。线路列车将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列车最高时速为100公里。
经过2年努力,21号线一期工程目前已有12个车站实现结构封顶,5个区间隧道实现贯通。其中,多座车站在功能和建筑上颇具特色。康桥东站开挖平均深度为33.4米,是21号线一期工程中最深的车站,并可与已开通的市域机场线实现换乘;广兰路站不仅能与2号线换乘,在地面部分也正在打造一个集商业、办公、居住和休闲活动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杨高北路站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拱顶+天窗”的设计,给站厅层带来了空间通透、开敞的视觉效果。
2025年,21号线一期工程将持续推进,预计全线区间隧道将完成70%,车站土建施工完成85%,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在杨高北路站建设中,申通地铁建设集团四分公司及各参建单位开展专题研究,针对拱形顶板特点,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同时,采用自动冷却水循环系统,并辅以自动化无线测温设备,控制拱脚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减少混凝土因水化热反应造成的渗漏等质量问题。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利用自主研发的数智盾构“自主驾驶”系统,实现了精度更高的自主掘进。在凌河路站至杨高北路站隧道区间中,这款“自主驾驶”技术实现了对地铁12号线的“超邻接”穿越(3.1米),并将沉降控制在毫米级,优于行业标准一倍之多。
在21号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21号线一期东延伸也在加快推进。21号线一期东延伸全长约14.1公里,全线共5座车站。
21号线一期东延伸首台盾构目前正加快掘进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打破祝桥镇施湾周边区域“无地铁、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作为“东方枢纽”的重要一环,21号线也将进一步向东连接上海东站、浦东机场,实现与机场联络线的互联互通,服务东方枢纽。
20号线、22号线、南汇支线等齐头并进
去年底,20号线一期东段及东延伸工程土建13标(张杨北路站)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上海市“十四五”新一轮建设最后开工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20号线一期东段及东延伸工程线路全长约21公里,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14座车站。其中,在浦东设有浦东北路、张杨北路、台南西路和北新园路4座车站。值得一提的是,台南西路站位于自贸区范围内,建成后将给进出自贸区的客流带来便利。
20号线将为北上的线路带来分流和换乘,在改善本市北部地区东西向交通,支撑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加强城市北部中外环线之间的轨道服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以及均衡网路客流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连接浦东与崇明的22号线(崇明线),全长约43公里,共设8座车站。22号线不仅将填补崇明区与上海陆域之间的轨道交通空白,也将实现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提升新市镇交通服务功能和城市空间组织效能,促进浦东新区重要功能区发展和崇明与主城区联动发展。
在连通两大机场的市域机场线外,又一条市域线——南汇支线正在火热建设中。线路全长35.08公里,共设6座车站,近期,东大公路站至临港综合区站盾构区间已实现双线贯通,临港综合区站主体结构已封顶。南汇支线将成为临港新片区与浦东枢纽、虹桥枢纽及上海主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作为临港新片区辐射长三角的重要支撑,助力临港新片区实现“衔接内外、陆海空联动”的国际开放枢纽功能。
除了城市轨道交通,国铁项目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今年也将继续推进。线路全长约111.8公里,线路设计时速200公里,采用客货共线。通车后将增强浦东各港区集疏运能力,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对加快建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