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丰田即将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汽车企业。2月5日,丰田中国发布消息称,丰田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
作为在中国汽车市场颇有名望的豪华品牌之一,雷克萨斯是少数至今还没有在中国实现国产的一员,但关于其国产的传闻在过去十余年里从未间断,而丰田对此事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
随着此次丰田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雷克萨斯终于将在两年后迎来它的国产时刻。不过,雷克萨斯为何愿意在当下的时间点推动国产?又为何选择类似特斯拉的在上海独资建厂的模式?再者,雷克萨斯国产为何选择聚焦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暗藏着雷克萨斯希望在电动化智能化大变局下施展拳脚的野心,也将有望成为决定雷克萨斯乃至丰田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战局的胜负手。
为何是此时
雷克萨斯的国产传闻早在近二十年前就已出现。2006年,雷克萨斯方面曾表示,如果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突破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2007年,雷克萨斯将国产的条件提高至在华年销5万辆。2012年,时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野崎松寿又表示:“(进口车)销量不上10万辆,雷克萨斯国产没有意义。”
2013年,丰田中国方面透露正讨论在中国进行雷克萨斯的本地化生产,这也是丰田官方首次释放出关于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消息。2016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突破10万辆,但其国产化计划仍遥遥无期。
2018年,一汽集团发布的一则文章提到,一汽丰田正在进行“二次创业”,未来计划导入雷克萨斯豪华品牌,该消息后续被雷克萨斯方面回应为“这都是一汽自己努力的方向”。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达22.7万辆,创下了品牌历史最高纪录,但其国产计划进一步走向沉寂。
在中国汽车市场,包括豪华品牌在内的多数跨国汽车品牌都完成了国产。对于跨国品牌而言,国产化有助于通过降低制造成本和产品价格来刺激销量增长。但雷克萨斯此前坚持不国产也有自己的客观理由,一是雷克萨斯不少车型在日本本土的工厂生产,出口至中国的物流成本并不算昂贵,加上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市场一路增长,其并无立即改变现状的动机。
变局从2022年开始显现。2022年,雷克萨斯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22.5%。2023年和2024年,雷克萨斯销量分别为18.14万辆和18.19万辆,虽然重回增长轨道,但不及此前22万辆的高点。特别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的到来,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面临考验。
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局面,与进口车市场的走势也有关系。2017年之后,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持续下滑,进口量从124万辆逐年减少至2023年的80万辆,这对于完全依赖进口模式在中国发展的雷克萨斯而言,并非利好。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君毅告诉经济观察报,包括雷克萨斯在内,传统豪华车品牌如今都在尽力守住中国市场的份额。在中国市场与中国品牌智能电动车竞争的过程中,丰田遭遇的压力很大。如今,外资燃油车产品在中国市场整体都处在下行态势,当雷克萨斯也逐渐不再赚钱后,丰田必须思变。
为何是上海
雷克萨斯国产不是孤立事件,它是丰田一系列在华新布局的一部分,背后指向的是丰田重新考量当下全球汽车产业竞争、重估中国市场地位后的战略决策。
2024年6月,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现身上海,亲自参加丰田在华首次举办的赛车活动,与有关方面协商在华合作被外界视作丰田章男此次行程的主要目标。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十几年前,某国际咨询公司与丰田曾探讨在华干部本地化的问题,当时丰田总部解释称,之所以丰田在华不进行彻底的干部本地化,是因为丰田不想像德国大众那样太依赖中国市场。
今年1月,丰田中国的高层人事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升任丰田中国总经理。这是丰田自196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一次由非日本籍高管出任丰田中国总经理,也是丰田中国首位华人总经理。
雷克萨斯此次国产项目,获得了包括允许独资在内的一些优惠条件。2024年6月底,彭博社的报道显示,丰田寻求在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工厂的过程中,希望获得与特斯拉类似的待遇,除了无须当地合资伙伴即可直接运营,还包括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土地授予等。
2024年11月,金山区政府网站曾公示过一份文件,金山工业区某土地单元的规划出现调整,动因是拟引入新能源汽车及尖端电池产业项目,当地计划将原先多个小地块合并成一整块,确定为二类工业用地,总面积约为113公顷,大于特斯拉临港一期的86公顷用地面积。当时外界有分析指出,这块土地将用于建设雷克萨斯的工厂。
上述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雷克萨斯国产项目之所以能够迅速谈判落地,可能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围绕汽车等产业博弈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引入雷克萨斯这样的外资项目对于中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能间接消解美国所谓“去风险化”对华脱钩论调的影响。
从国内看,近年来上海、西安、深圳、重庆等围绕“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竞争持续升温。对于上海而言,在本土汽车企业上汽集团目前发展承压的情况下,引入雷克萨斯有助于为当地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以特斯拉为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本地化率就达到95%以上,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上游数百家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的发展,支撑临港形成了比肩嘉定的汽车产业集群。
事实上,雷克萨斯国产的影响不只限于上海。在张君毅看来,雷克萨斯国产项目没有落地在上海汽车产业链更发达的嘉定和临港,而是选择在了金山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金山区接近杭州湾,毗邻浙江,雷克萨斯在这里国产,不排除是官方基于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环杭州湾地区整体发展角度考虑的结果。
为何是纯电
外界很容易将雷克萨斯国产与此前特斯拉上海工厂落地作比较,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等多种方式,带来了显著的“鲶鱼效应”,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张君毅看来,雷克萨斯国产带给企业自身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应该不会像2018年特斯拉在华建厂那次那么巨大。一方面,雷克萨斯国产项目2027年才会正式投产,进度相较特斯拉上海工厂更为保守。另一方面,特斯拉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是引领者,丰田目前主要还是跟随者的角色,雷克萨斯电动车型的表现尚不突出。
过去很多年里,丰田章男曾多次公开批评纯电动汽车,雷克萨斯乃至整个丰田汽车的电动化转型步伐也相对迟缓。在中国市场,目前雷克萨斯仅有1款纯电动汽车以及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售,而且3款电动车型的市场反响都不大。
2023年,随着前雷克萨斯品牌负责人佐藤恒治接替丰田章男担任丰田社长,丰田的电动化转型明显提速,佐藤恒治提出“电动汽车优先的思维模式”,并希望通过雷克萨斯引领丰田的电气化新战略。按照丰田的官方规划,在2030年,丰田将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00万辆为雷克萨斯;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实现全球范围内100%纯电动化。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表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迭代引领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日本车企目前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有“近身观察”的策略。从中长期来看,日本车企想要在全球其他市场发展电动汽车,或需要躬身入局中国这一电动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市场来获得最新动态和一手实践经验。
张君毅认为,中国官方对于纯电动汽车项目是支持的态度,中国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也足够充足,此番在华落地雷克萨斯国产纯电动汽车与电池项目,可谓丰田的一步好棋。丰田可以依托中国的资源来进行全球布局,正如特斯拉将上海工厂打造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样本,并将上海工厂的成功经验不断向其他地方复制那般。
作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19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上海速度”,为特斯拉后续几年的快速增长奠定了产能基础。2022年底,特斯拉美国得克萨斯州工厂遇到产能问题,特斯拉CEO马斯克“点名”曾负责上海工厂建设的朱晓彤前往美国,协助监督得克萨斯州工厂完成了产能扩张。
丰田中国方面称,雷克萨斯在上海的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张君毅分析认为,未来雷克萨斯的电动车型会更加依靠中国供应链,例如采用国产电池。但雷克萨斯国产项目想要实现更好的中长期效果,其在产品定义等研发层面需要有真正的突破,包括改变自身决策流程、更加尊重和充分赋权中国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业界的期待。
濮振宇经济观察报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政策、行业企业转型等,对自主品牌、主流合资品牌关注较多,擅长分析报道。
联系邮箱:puzhenyu@eeo.com.cn
微信号:enqingran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