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看游神,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涌向福州。有人凌晨一点就在庙前守着,当地村民送来提神咖啡。有人夜里开了辆7座面包车来,放倒座椅,一边“打野”,一边等着早上九点仪式启动。有人看了五场游神,从大年初三到大年初十。
游神结束,持续数个小时的鞭炮炸裂声也终于停下,在云雾缭绕中和“神”一起蹦迪的年轻人也回到现实,像喝了酒一样晕乎乎的。
文 |郑思芳
编辑|张轻松
运营|芋头
年轻人和神仙蹦迪
大年初十晚上,福州潭头镇厚福乡,深蓝色镭射光线突然从几十米开外的黑夜中劈下,薛明知道,是“神”来了。
这是他今年看的第五场游神,也是整个福州最受瞩目的一场游神。
几年前还只用红绸灯笼照明的游神队伍,如今被改装成移动光影秀,神将塔骨肩部以上缠着霓虹灯带,头饰中心的镭射灯发出夺目的蓝、绿光带,白色泡泡、亮片彩带漂浮周围。
▲薛明去厚福游神看到的镭射光线。图 / 讲述者供图
神将所到之处,鞭炮声、锣鼓声、DJ音乐的咚咚声夹杂着人群的欢呼声没有停过,夜空中是此起彼伏炸裂的烟花。活了23年,薛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神”,成群结队向他走来。
在路边接电话发语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薛明发了几条语音出去,对面什么也听不到,只听得到持续不断的鞭炮声,对话框也是过了十几秒才发送出去。
薛明来得晚,只能不断往前硬挤。为了占据游神最前线的视野,有年轻人凌晨一点坐在英武庙门口,村民给送来了适配熬夜的咖啡;有人夜里开了辆7座面包车来,年轻人放倒座椅一边“打野”一边等着早上九点仪式启动,也就是请“神”出庙,之后才是巡游,最后送”神“回銮。
游神攻略上会给出具体的时间和流程,网友还细心地总结出看游神的贴身经验,比如穿旧衣服,戴帽子,否则一头土;一定要戴口罩,烟尘很大;提前准备零钱,因为信号不好,小吃摊得用现金支付。还有免费饮食点的介绍:在杨公庙看完后,迅速抄小道到游神队伍前边,能在路边看到免费领取饮料的地方和免费吃米粥、米线的地方,“米粥里有花蛤、扇贝柱、猪肉、海蛎子肉等,米线有虾米皮、皮皮虾等”。
游神,就是将庙里的“神仙”抬出庙宇进行游境,沿途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意思是神明降临人间,巡视十里八乡,将福禄好运降于人间,同时祈求风调雨顺,健康平安。可以理解为,是人与神明一年一度的“线下见面会”。
▲橙子拍摄的游神现场。图 / 讲述者供图
当地人把巡安神将的具身化木塑称之为“塔骨”,挺神将的人便是钻进重达30斤-80斤的塔骨间巡游,每年都会有新的塔骨被塑造出来。这些介于“神”与人之间的特殊存在,也构成了福州民间信仰的“超级英雄联盟”,有清瘦白衣的七爷,有矮胖威严的八爷,也就是常说的黑白无常,也有垂髫散发的孩儿弟、活泼开路时不时鞭打挡路人的马夫、专属于儿童的小太子、醉酒手持枝条抽人的保长公、文雅的文状元、犬成神龙犬大将军……
顶流也仍然是各个村子出现的世子团。因为世子们塔骨高度相近长相相似,光是分辨世子就能引起网友成百上千的讨论,额头有第三只眼的是华光大世子,没有刘海的,微笑且露齿是张世子,发型中分的是张二世子,最难请出来的是赵世子,往些年请了很多次都不愿意出来,就去年出来“透透风”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神仙阵容接连在互联网爆梗。几位世子本来就因为“漫画脸”被网友关注,还组成了“世子天团”,算是初入粉圈有了首批粉丝,尤其是世子们顶着玉树临风的面孔腰间却还挂着QQ糖、棒棒糖沿途分发,也让人感叹“神仙”都如此接地气;还有更令人惊讶的是妈祖也爱喝三分糖奶茶,不过最让游客们感受到福建人豪气的还是,他们不仅沿街摆起酒席欢迎大家连吃带拿,甚至为出来巡游的“神明”们在影院包场,请他们看电影。
▲备受年轻人喜欢的世子天团。图 / 视觉中国
生活在长乐城区的年轻人陈芝林去年也去乡下看了一场游神,她只记得,一直到离开后脑子还在嗡嗡响,耳膜也差点要被震碎,那些似乎不要钱的鞭炮和烟花从未在她耳边停过响声,“看一次都要受不了了,怎么今年还有这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
但就是有热爱游神的年轻人年年看并且在正月里反复看。薛明以00后特种兵的方式加入了各个村子的游神中,今年正月以来他一共看了5场游神,大年初三他在玉田镇琅峰村看了两个小时传统形象的神将们,大年初五他又到营前街道的岐头村,这里因为靠近营前地铁站,游客也明显更多,提前得知有几十箱烟花要在村口燃放,薛明从下午4点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大年初六晚上他到鹤上镇的白眉村,看到了全网爆红的世子们,即使没有明灯照在他们脸上,彩色荧光和镭射灯也足以照亮每尊世子脸上的表情,这里的烟花则是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向天空投放,烟雾缭绕中,薛明真的有一种“神仙”下凡到人间走一走的感觉。大年初十上午,他先是去看了首占的游神,因为逢闰大游,他赶上了一场比往年更大规模的游神;下午早早吃过晚饭以后,他骑着电驴,晚上6点40分停在了潭头镇厚福乡。
有村民告诉薛明,厚福乡游神加上主神总共有18个队伍,途经十多个自然村巡游。因为请出400多尊神将,厚福游神也位居规模上的第一,才有人说“中国游神看长乐,长乐游神看厚福”。
▲今年厚福乡的游神现场。图 / 讲述者供图
正月初十的上午,厚福断断续续下起了雨,却没有浇灭人们游神的热情。于是出现了类似于“神仙”下凡的场景,神将顶着雨衣出现在人群中,有时神将会放慢脚步微微弯身,等人拿纸巾拭去面上的雨珠,3米高的塔骨就这样变得接地气了许多。
长乐人对游神的热情也蔓延到了江浙沪一带。张艺是上海本地人,今年春节她自驾800多公里来到福州,途中走走停停经过了台州、温岭、泉州几座城市。不过相比于人挤人看夜游,张艺更喜欢错峰游神。
去年游神队伍的光影秀病毒式传播,所有人都等着夜色降临之后蹦迪,预料到人挤人的场面,张艺白天早早离开台瑶村去了附近游神规模小一些的华刘村和梁边村,中间转场时还到周边的电影院里,坐在第一排看了一场《哪吒2》,后来她再上小红书看,果然台瑶村当晚夜游也已经挤不进去了。
去哪个村子看游神的体验感都不少。一次游神短则两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当地挺神将的年轻人居多,张艺看的游神队伍里有一位马夫尤其突出,在游神的队伍里不知疲倦地狂跳,边上就有人提醒年轻人“省点力气,等会儿人多的时候再跳”。张艺才意识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游客,都是这次民间集体狂欢play中的一环。而来自唐山的年轻人余薇则是抱着必出片的决心,她一直向往那种带有肃穆南洋风情的东方美学,当她拿着相机对着游神的队伍咔咔拍时,也许是“神”看她拍得认真,鞭炮崩到她身上的,都比她旁边的伙伴少一些。
▲游神现场总是挤满了想出片的年轻人。图 / 视觉中国
大年初十一凌晨,游神结束,持续了四五个小时鞭炮的炸裂声也终于停下,在云雾缭绕中“穿越”了一整晚的薛明也回到现实,只不过整个人像喝了酒一样晕乎乎的。
从默默无闻到顶流
近两年开始,游神一路冲出福州走向全国,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涌入福州。福州这个曾经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也一跃成为过年顶流。
媒体报道,去年春节有600万游客涌入福州旅游,在人口迁入热度榜上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一个关键的打卡点就是看游神。今年春节,福州更是成了更多人过年的选择,根据携程《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福州旅游预定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182%。余薇订下去福州的行程后,发现公司还有三个同事也不约而同选择去福州过年。甚至明星姚晨、黄晓明也和自己一样去看游神了。
大年初五,黄晓明身穿红衣头戴黑帽出现在感恩村,激动的他第二天就在抖音上上传看游神视频直呼“震撼”,化身民俗宣传大使。大年初八,福建人姚晨去了相隔20公里的岱灵村看游神,即使是明星,遇到黑脸财神热情送金元宝,她也没敢接下,因为“怕被群殴”。
▲大年初五,黄晓明发布了自己观看游神的视频。图 / 黄晓明抖音账号截图
这次春节,余薇和两个同伴约好要去温暖的南方玩,同伴提了厦门,但被她一票否决,因为她不想去特别大众的地方。既小众,又有游神,余薇最后和同伴都不约而同定在了福州。到了三坊七巷,余薇才发现福州完全不像想象中小众,三坊七巷除了人多还是人多,原本打算“出片”的幽静小巷,每走一步都是拍照打卡的游客,不说幽静,连构图都难。身为i人的她不愿入镜别人的照片,最后在三坊七巷只去了林则徐故居和拜了财神龛就匆匆回酒店点外卖了。
大年初三,林惠心和朋友从长乐郑和地铁站坐到烟台山,一出地铁站就被人潮吓得有些后退,她心想这还没上山人就这么多。果然,三年前春节时除了自己一个人都没有的烟台山,现在每个角落都长满了人。待了不到半小时,林惠心和朋友都产生了转场的念头,她们在福州东百中心吃完晚饭后,想着去商场下面的三坊七巷散步,结果一进去就又看见一堆黑压压的人头。当天同样在福州市区玩的爸妈,正好去了另外一个热门打卡点上下杭,他们挤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在林惠心的印象里,从小时候开始,福州一直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她上大学时,和别人介绍自己是福州人,外省同学都会说类似的话:“我知道你们福建的厦门。”有人以为福建的省会是厦门,就连她的哥哥去泉州读书以后就成了“精神泉州人”,还后悔没有上学时怂恿家里人在泉州买一套房。作为福建的旅游地,有鼓浪屿的厦门,申遗成功的泉州,就连小城霞浦也曾因为有最美滩涂红火不已,福州似乎一直排不上号。
直到去年游神爆火,越来越多人发现,福州也是有山有水,旅游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氛围浓郁,且美食众多的城市。除了被游神震撼,几元到十几元的在地美食没有千篇一律的商业小吃味儿,让去过的人回味无穷,主动安利更多人前往福州旅游。
也是在去年,林惠心是在一位西北朋友主动提起游神后,才意识到不是每个省份都有游神,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么传统的年味儿。当时游神刚刚因咚咚咚式的洗脑传播爆火,全国网友被长乐游神神奇的东方力量吸引,西北朋友甚至一天内熟背“众神宇宙”,还对几位世子、郡主的长相和身份如数家珍。
余薇对游神的痴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来自民俗活动相对匮乏的唐山。“我们连宗祠和族谱都没有。”年轻人到马夫面前找打、世子一边巡境一边抽烟、就连小时候害怕的黑白无常也成了游神队伍里保平安的神将,这些“抽象”行为也颇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游神队伍中,有小神将骑摩托车。图 / 视觉中国
虽然没有做旅游城市的经验,“佛系”的福建人正以朴实、真诚的方式欢迎游客。林惠心有一回出门,下意识用运动手表往公交车上靠近支付,两三秒过后机器都没反应,她才听到开车的师傅向她喊了两声“免费!免费!”后来她才发现,福州在春节除夕到正月初七,所有地铁公交车票免费。看到之前网上有游客吐槽游神没地方停车、路线看不清,于是多个村子出现了巨型方向标、游神路线踩点图还有大巴停车场。许多游客是被福州人民的热情感动,有人游神累了村民请他到家里的沙发上躺下休息后再出去,有人看不见游神的队伍,被村民邀请到自家阳台独享开阔视野。
“游神”村迎接泼天流量
长乐地区的游神传统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许多长久供奉的庙堂里,也存在着百年以上的塔骨。一场游神耗费七位数,一尊“神”将造价大几万,一个晚上光是放烟花挥发掉的钱就高达几十万,而这些只是一个村子就能达到的实力。有人给每场游神拉了时间表,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廿九福州地区就有三四百场游神。
办一次游神花销不小,甚至达到百万之巨,这笔钱是当地每家每户一起凑出来的,厦门大学的郑莉教授对《一条》解释说,“对于当地人来说,游神的开销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如同父母养老、孩子上学一样,是必须纳入年度考虑的日常开支。”
而正是这份虔敬,在当下终于被“发现”时,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比起旅游业、流量经济这些,福建当地人似乎更在意游神,以及相应的文化传统本身。
▲各个地方的游神特色不同,湖尾村的特点是游神前包括英歌舞表演。图 / 讲述者供图
游神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但善于做生意的福建人血脉时刻觉醒。老陈在长乐金峰镇开“拉拉车”(福州方言,黄包车),平时载客帮人送货,以前每年游神时,都被村子里雇着去载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游灯。今年大年初五时,他看到外省车牌的大巴车在村子里停了几十辆,镇上宾馆价格飙到1000元还是住满了,有游客甚至花上千元住到一家纺织厂厂房改造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铺。
陈陆是厚福当地人,平时在外省工作,去年厚福的名气太大,今年他便早早计划游神时接单拉客。交通管制下,不管是浙牌、苏牌、还是沪牌,到了都得下车步行,正是看中了“最后几公里”的商机,陈陆开着特斯拉把游客从路口载到游神实时行进的队伍前,“一人66或者88元,当讨个彩头”。
长乐作为侨乡,这片土地上流淌着侨胞们的热血与财富。就拿厚福乡来说,总人口6000多人,就有2000多人旅居海外。何斌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十天去往不同的村子看游神,对于还在摆摊卖手抓饼的他来说,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有钱”。几十箱烟花一个晚上就放完了,在国外的东家也会往回打几十万元来游神。
长乐人迎“神”的态度,可能连追星族看了都要恭恭敬敬喊声前辈。游神队伍来时,余薇看见原本在路边长椅上静静坐着的七八十岁老奶奶,撑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也会弯腰双手合十和“神”拜拜。有一回橙子的家人去迎神,看到有一尊神将特别亲切,当场抱着神将大哭了出来。
▲游神队伍走街串巷,鞭炮就扔到大家的脚下,窄巷子很快就弥漫烟雾了。图 / 讲述者提供
许多人把对自己和对身边人的祝愿都寄托给了神明。橙子身边有朋友在广西做生意,在福建请了一尊神将送到广西保佑他的生意,还有朋友在儿子出生当年请了一尊文状元到家里。有网友没法亲临现场,刷着短视频在留言区许愿“保我找到日结200块的工作”、“要一份8小时离家近的好工作”。
游神也在与时俱进,越来越年轻化了。实际上硬控年轻人的镭射激光和“咚咚咚”的DJ音乐在橙子小时候是没有的。以前村民们带着香火和灯笼去庙里上灯,灯笼点亮烧香供奉完后,就提着灯笼回家一亮到天明。小时候橙子手里提的还是纸灯笼,长大后变成电子灯了。这两年英俊的高骨世子火了之后,村子里纷纷塑起了高骨,连橙子家都新塑了一尊高骨。以前家里的长辈很谨慎,拍完照也不让她发到网上,觉得对神明不敬,后来都有主播跟着世子直播了,长辈们也就没再说什么。
林惠心有两三年没看过游神了,发现现在的游神不仅审美更加年轻化,还加上灯光秀等元素,和小时候印象中青面獠牙的“八爷”很不一样。“八爷”曾是许多长乐人的“童年阴影”。
▲游神队伍中的八爷。图 / 视觉中国
橙子家请的神将塔骨平时在庙里,只有订下了巡境的日子,才会在前一天把神将请出来。筹备从年前开始,筹集款项基本每家都会出几百块到几万元,神将分为三种,公家塑造,村民自请,以及从别的村子请来的。巡境当天中午摆上酒席,捐款的村民都会来吃席,吃完饭收拾完,撤掉椅子,留下桌子,村民们就接着上供品。六点游神前下午还会有一次踩街,提前把路线走个大概,村里的人早早吃过晚饭就等着六点正式开始游神。
▲福州胪雷游神现场。图 / 视觉中国
游神在福建其实很多地区都存在,但连着几年长乐游神的盛况,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即使在现场“罚站”都要来看看。实际上,长乐也是在2017年以后,才从福州管辖下的“五区八县”中撤市设区成为长乐区,彼时长乐人林惠心每次坐公交车经过长乐区青少年文化宫,看到的“区”这个字,都要比旁边几个字要崭新许多。
除了海外侨胞多,当地的纺织业、钢铁业也让长乐人出门在外都自带“有钱人”气质。林惠心小时候生活的金峰镇 ,纺织机高速运转的声音会从家家户户传出,经过印染厂时要加快脚步使劲憋气才能不去闻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本科读书时以前没有继续学业的同学,投资了钢铁生意,从外省开回来一辆自己出钱买的好车,家家户户都过着“有点小钱”的日子。金峰镇更有着像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金纶高纤和年营收700多亿的恒申控股。2023年,长乐区仅纺织行业就完成规上产值1627.8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91%。
“越有钱的越信这个,越信就越有钱。”本地人说。
看完游神、结束春节旅行的余薇像做了一场梦。在返程打工的高铁上,她反复看着自己拍下的游神照片,开始期待下一次“神游”。
(讲述者皆为化名)
参考资料:
1.《600万人涌入,最没存在感的省会火成顶流》一条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