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沙特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埃及和沙特都是世界上主要的阿拉伯国家,两个国家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主体领土位于北非,西奈半岛属于西亚,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亿。沙特是一个西亚国家,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总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00万。
从地图上看,埃及和沙特的距离很近,隔红海和亚喀巴湾相望。亚喀巴湾是红海北部的大海湾,位于埃及西奈半岛、沙特、约旦和以色列之间,长约160公里,宽约19到27公里。埃及和沙特的直线距离只有19公里,但两国并没有接壤,而是被以色列、约旦两国隔开。如果只被约旦隔开,问题并不大,约旦也是阿拉伯国家,沙特和埃及通过约旦的领土进行交通联系,比如通过约旦建设连接埃及和沙特的铁路或公路。但埃及和沙特之间,还有一个以色列。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自从1948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多次中东战争。因此以色列不可能允许埃及和沙特之间的交通过境以色列。
以色列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完全隔开了沙特和埃及两个国家,乃至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通联系。不过从技术角度来看,埃及和沙特可以建设跨越亚喀巴湾的跨海大桥。那么埃及和沙特跨海大桥,一旦建成,对以色列影响有多大呢?
第一,产生想法。埃及和沙特都是阿拉伯世界主要国家,阿拉伯世界指的是以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或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和相似的文化风俗习惯。阿拉伯世界总面积达到了1313万平方公里,包括22个国家。现在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相当于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范围。
阿拉伯帝国形成于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半岛,公元640年,阿拉伯军队通过巴勒斯坦地区,进入埃及,经过两年的战争,到642年,阿拉伯帝国完全将埃及纳入了版图。此后阿拉伯帝国继续西征,控制了广阔的非洲北部。
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历史上交通往来非常便利,都是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和西奈半岛。可以说巴勒斯坦地区就是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交通往来的纽带。但到了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西方大国的支持。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表示英国政府“赞同地看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史称贝尔福宣言。一战后,原本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英国为欧洲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民族之家”。此后大批欧洲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地区迁徙。
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立,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随即挑起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但历次中东战争,都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告终。由于以色列已经在中东站稳脚跟,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不得不接受被以色列隔开的事实。
为了促进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通联系,埃及和沙特两个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建设跨海大桥的想法。根据这一想法,埃及和沙特计划建设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跨海大桥,跨越亚喀巴湾,将埃及和沙特,乃至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重新连为一体。
第二,对以色列的影响。埃及的西奈半岛呈倒三角形,将红海北部分成两个大海湾,西部是苏伊士湾,东部是亚喀巴湾。苏伊士湾北部是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沿岸有四个国家,分别是埃及、沙特、 以色列和约旦。现在以色列的实控土地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公里,北部濒临地中海,属于大西洋水系,南部濒临红海亚喀巴湾,属于印度洋水系。
由此可见,以色列是一个两洋国家。以色列是一个工业基础雄厚的国家,在工业,电子,军工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在现代农业方面,以色列也处在领先地位。以色列和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国家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以色列北部港口主要面向欧洲和北美,以色列南部港口主要面向亚洲,大洋洲。
以色列在亚喀巴湾的海岸线非常短,只有11公里,但却建有一座港口,名叫埃拉特港。这座港口是以色列唯一的印度洋港口,可以直接和亚洲,大洋洲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免绕苏伊士运河。如果埃及和沙特建设跨海大桥,就会对以色列的南部港口造成制约,影响以色列对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此外以色列还建设了埃拉特港通往地中海沿岸阿什克伦和海法的输油管道。以色列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以色列的油轮只需运到埃拉特港,就可以通过输油管道运输到北部,无需经过苏伊士运河。因此以色列的南部港口对以色列的贸易和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埃及和沙特跨海大桥,一旦建成,就会影响以色列的贸易和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