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得姓始祖林泉。
林泉,又名林坚,文财神比干的遗腹子。
比干,子姓,今河南淇县人,因为被分封到比邑(今山西省汾阳市),故称比干。
比干是商纣王帝辛的叔叔,从政40多年,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被称为“亘古忠臣”。
他面对商纣王的暴虐,以死相谏。
商纣王相信妲己言语,认为比干有玲珑七窍心,吃一片可治病,于是杀比干剖视其心。
比干的妻子陈氏,听到噩耗传来,逃出朝歌,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
周灭商后,分封天下有功之人与名仕,找到了林泉母子。因为比干坚贞不屈,又因为泉生于林中,因此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如今,在河南省卫辉市东北7.5公里比干庙,依旧保留有比干墓。
根据2024年10月份的数据,林姓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约为153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约5%。
各省之中,福建林姓人口在第一位,约为472万。另外,排在其后的;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
锡场镇,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西部,下辖江滨、潭王、潭蔡、东仓等11个行政村。
锡场镇驻地锡场乡,旧时为锡场村,如今分为锡西、锡中、锡东三个小一点的村子,总人口约为42000人。
锡场得名因为锡矿,乾隆《潮州府志》记载:“揭阳北山有锡矿,宋时便有开采冶炼”。锡场,便是冶炼锡矿场所。
走进锡场村,会发现这里的原住民几乎一个姓:林姓。
位于锡东村的林氏宗祠,是锡场林氏一脉的祭祀之地。
这座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 历 代 均 有 重 修,如今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凝望大门两侧光滑的抱鼓石,石刻的鸾凤韵味不减,似乎蓄势待发。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
锡矿的开采,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主要有刘、 陆、许三姓在此经营,因此村名叫做“三姓村”。
时间来到元朝至正十三年(1333),锡场林姓始祖南陇公从福建迁来创村,在这里经营矿业。
林南陇,生于元正统二年,原居福建兴化府涵头圩白禾村,是粤西始祖林永的十六世孙。
林永公,福建莆田九牧林的一支,九牧长房林苇的第十五代孙。
林氏一脉在锡场资本雄厚,改进冶炼技术,其他同行避其锋芒,纷纷搬迁别处,这里逐渐成为林姓独家经营,继而成就单一姓氏村庄。
林姓一脉商业基因绵延赓续,1985年,锡西村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
如今的锡场,更是潮汕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这里,更建设有高铁站,名叫揭阳北站,俗称锡场高铁,距离揭阳市区约5公里。
来锡场旅游,是一定要品尝这里的山珍海味的,尤其是锡场水煮晾干狗肉,味道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