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比亚迪拿下了全球“最贵”的车市
拥车证是所有车企在新加坡无法绕开的,可不是百十来块钱就能落地的那种,在新加坡则需要几十万,并且有效期只有10年,所以如果不是财力雄厚,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去考虑买车。
这只是购车之前的成本,后续的养护、车牌、保险等费用也非常高,所以很多车企并不看好新加坡这个市场,费力不讨好一整年在一个国家卖的车都不如一个县城卖的多。
所以,能够在这个国家吃得开的品牌一定是满足性价比和好口碑
这就好比我们普通家庭去选用车,一定要考虑价格、能耗、续航、品牌、口碑等等,所有的选项都差不多了才能去下单,比亚迪在国内的成功完全可以映射到全球范围之中,只不过受限于不同国家的政策,推出的车型不同罢了。
为什么比亚迪会选择东南亚市场?
这句话其实我说的不对,因为比亚迪现在已经覆盖了全球六大洲一百多个国家,但对于整个东南亚国家而言,几乎就是日系车的大本营,甚至出现了垄断的程度,回头看看比亚迪在日本的成绩,在东南亚也一定能吃得开。
特别是新能源的热潮,对东南亚国家来说纯电车再合适不过了
比如说印尼,比亚迪刚上市就交出了1.5万的成绩;
比如说泰国,27,005辆,位居电动汽车注册销量榜第1位
比亚迪在东南亚国家的成绩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市场以及政策
整个东南亚的人口超过了6.5亿,并且得益于地理优势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大,尽管一些老牌车企都还未正式入局新能源,但市场潜力还是足够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渗透力。
同时,部分国家已经推出了激励政策,比如说泰国和印尼提供购车补贴,充电设备的支持落地等,尽管题目中所提到的新加坡购车费用和注册成本很高,但当地还是推出了关于新能源的一系列优惠和见面政策。
第二,关于环境影响
对于欧美市场而言,竞争要比东南亚激烈高很多,同时本地车企的孵化和技术升级要慢很多,这时候比亚迪入局有很大的优势。
另一点,关于资源方面,大部分比亚迪还是靠出口为主,而东南亚靠近中国,无论是物料成本还是整车的运输都有优势,而且电池原材料的资源丰富,这属于未来资源布局。
第三,关于战略
东南亚国家的短期销量与国内相比确实不高,但得益于地理优势,它可以更好的去映射到亚太地区,从而来提升全球的份额以及表现,再去结合东南亚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比亚迪也符合东南亚国家的需求,从而来实现环保的目标。
比亚迪为什么能赢?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用户选择和政策推动之外,市场趋势也是一个关键,按照去年的数据来看,新加坡的电动车的注册量已经达到了33%,相比于2023年已经提升了一倍。
比亚迪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的口碑,可以快速崛起
哦,对不能忘了特斯拉
我们看到新加坡的排行榜中看到了丰田、奔驰以及宝马等车型,但唯独没有人说特斯拉
其实特斯拉在新加坡这个国家并不吃香,价格高,性价比不出色,还有当地的政策影像,所以特斯拉的销量也只有2000+
中国品牌的崛起不是个例
比亚迪的成功不是偶然,不仅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国家,这种映射会到达更多的国家,从电池技术到整车设计,再到核心的竞争力,如果再去配合今年全面上线的智驾,比亚迪最后一块拼图也都补全了。
去年的电比油低,今年智驾同权,比亚迪接下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另外还要提一句,2030年新加坡就全面仅售燃油车了,电动化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