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就怕认真!
01

1980年,在四川泸州的这片充满烟火气息的土地上,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杨宇。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哪吒2》的导演--饺子

02

泸州,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饺子的家庭,和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平凡而又踏实。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有着老一辈人传统的一些观念,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走上一条稳定、有保障的职业道路。

医生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好职业。它既有救死扶伤的高尚使命,也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当饺子高中毕业后,在家人殷切的期望和建议下,他选择了当时国内顶级医学类院校-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然而进入医学院的饺子,内心却始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迷茫所笼罩。

他发现自己对医学缺乏那种源自内心的热爱。医学院的课程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枯燥的马拉松,虽然努力地跟着节奏奔跑,但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身边的同学都沉浸在医学的海洋里,对解剖、药理等课程充满热情,而饺子却总是在思考着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内心的挣扎在大三的时候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2002/03年间,计算机技术刚刚开始在国内兴起,三维动画软件MAYA如同一个神秘而诱人的新世界,吸引了饺子的目光,让他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便开始偷偷地自学这个软件。

这个决定,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毕竟他已经在医学的道路上走了这么远,可对于饺子来说,这却是他走向真正热爱的动画领域的起点。

无数个自学的夜晚,饺子都沉浸在MAYA软件那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功能之中。

他从最基础的建模开始学,一点点地构建着自己心中的动画世界。没有老师指导,他只能通过网络上零散的教程和自己不断地摸索来熟练技能。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饺子心中对动画的那份热爱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支撑着他不断前进。

他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默默地与那些三维模型和动画曲线为伴,逐渐掌握了这个软件的精髓。这样的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自学能力和毅力,更为他日后在动画领域的独立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03

在毕业后,他啃老三年,依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这段时间里他几乎足不出户,专注于动画创作,最终完成了自己的首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并在国内外获得了30多个奖项。



《打,打个大西瓜》这个短片的创意来源非常有趣。当时的社会,充满了各种竞争和冲突,而饺子以一种幽默诙谐又极具深度的方式,将这些现象融入到了动画之中。比如他把战争比喻成一场荒诞的游戏,用两个在战场上争斗的士兵来展现战争的无意义和人性的复杂。



在制作方面,饺子更是展现出了他精湛的技艺。他凭借着自己对MAYA软件的熟练掌握,精心打造每一个动画细节。从角色的表情到动作的流畅性,从场景的搭建到光影的效果,他都力求做到极致,每一个画面都是他用心绘制的一幅精美画作。



好的作品就像一颗种子,总会在合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打,打个大西瓜》一经发布在网络上,就如同一场悄然兴起的风暴,迅速在网民中传播开来。

它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制作让无数观众为之惊艳。业内人士也纷纷对这个短片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们惊叹于这个没有强大商业背景和团队支持的创作者,竟然能够做出如此高质量的动画作品。



这个短片的成功不仅仅为饺子带来了声誉,还坚定了饺子在动画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的认可,也让他看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自此,饺子更加坚定地踏上了动画创作的征程,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04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的创作中,饺子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制作一部动画电影,尤其是像《哪吒1》这样规模宏大、特效要求极高的作品,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他四处寻找资金来源,甚至有时候需要放下自己导演的身份,外出打工凑钱维持项目的运转。这期间,他遭遇了无数的冷眼和拒绝,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技术上的难题也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他的面前。当时的动画技术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受限于各种条件,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大规模的海水制作,在《哪吒1》中,海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要表现出真实的物理效果,如流动、波动、反射等,还要能够与角色和其他场景元素完美融合。



但是受当时技术所限,要实现这样大规模的海水制作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饺子和他的团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此外,故事剧情的创作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哪吒这个形象在原著中是一个反派,但饺子想要对其进行重新改编,这就意味着他要打破传统的观念,重新构建整个故事框架。这需要极高的创意和故事构建能力。

他要深入挖掘哪吒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找到他从魔童转变为英雄的合理逻辑。他需要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让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在现代观众面前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创作过程中,饺子几乎是戴月披星地工作着。他不断地修改剧本,从每一个情节的设置到每一句台词的斟酌,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在技术方面,他带领团队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与技术人员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众多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从中汲取灵感。

每一次的失败都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哪吒1》剧本创作耗时两年,制作周期长达三年,哪吒的形象更是历经了100多个版本的迭代,前后共有60多家制作公司、1600人的团队共同参与制作。

2019年《哪吒1》诞生了。



这部电影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电影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50亿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这一成绩不仅仅是对饺子个人才华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中国动画产业的一次巨大推动。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无限潜力。

05

《哪吒1》成功后,饺子立即闭关创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

可《哪吒2》的制作难度却又远超《哪吒1》,就像是攀登一座更高险的山峰。



巨大的工程量是首先面临的挑战。从故事的丰富度到角色的复杂性,从场景的多样性到特效的精细化,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特效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成为了制作的关键。

例如铁锁链镜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效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着一条锁链。当他们交战时,锁链甩动起来,要呈现出乱中有序且有摇曳美感的效果。



这对于特效团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任务,之前他们从未接触过类似的特效制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饺子组织团队成立了智囊团,集中了团队中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创意人员。

他们首先对锁链的质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锁链的材质、纹理到光影效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然后是数量问题,如何在保证电脑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呈现出成千上万条锁链的效果。这需要对渲染技术进行优化。穿帮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在复杂的场景和众多的锁链交互中,很容易出现穿帮现象,他们需要反复检查每一个画面,确保没有任何瑕疵。

这个镜头的制作耗时整整一年,凝聚了团队无数的心血。



角色建模方面,哪吒形象的成长蜕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点。饺子大胆采用红蓝系色彩来塑造哪吒的新形象,这种色彩搭配不仅在视觉上更加醒目,更重要的是能够隐喻哪吒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历程。

蓝色代表着他魔童的一面,冷静、孤独,而红色则象征着他内心的热血和正义。背景中的海浪与云雾、龙王与火焰等元素的添加,更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这些元素与哪吒的形象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深度和内涵的动画世界。

场景渲染上,《哪吒2》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哪吒不仅能下海,还能开海闹海,这就要求在场景渲染上要达到极高的水准。电影中的两军交战场景中,角色数量达两亿,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每个个体都要有自主意识,他们的运动轨迹和行为逻辑都需要精心设计。



为了达到“千军万马”的逼真效果,单个镜头需要渲染很多遍,这对电脑硬件和渲染技术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整个场景渲染的过程耗时约一年半,期间团队成员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力求每一个画面都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制作过程中,饺子也曾寄希望于国际团队协助重点镜头。他认为国际团队在一些特效制作方面可能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然而,实际的合作效果却并不理想。国际团队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但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哪吒》这个故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制作出来的效果与饺子心中的预期相差甚远。

最终饺子还是决定依靠中国团队的力量,由中国团队来主导打磨这些镜头,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饺子要求团队倾其所有,追求最好的效果。这也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饺子坚信观众是能够看出制作是否认真的。



《哪吒2》:制作周期同样长达五年,制作团队规模更是扩大至4000多人,核心工作由国内团队承担。

创作过程中,每个角色表情需通过无数控制器细致微调,力求完美,调试可能需五六次甚至几十次,有时还会走入死胡同需重新探索。

电影中有很多壮阔场面,宏大视效制作耗费大量时间,一些实验性镜头难以规划进度,影片中耗时超过三年的镜头不在少数,像最后的大决战中的部分重量级镜头,如剔骨削肉场景、天元鼎端龙宫的场景,制作难度大,需人工手调等艰难操作。



正是这样的认真、专注、力求完美的创作要求下,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美轮美奂的《哪吒2》,才有了他不断的打破票房纪录,冲击更高记录的可能性。

06

饺子对动画事业充满热爱,他在采访时不止一次表示过,从事动画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为了赚快钱。在这个快节奏、商业化的时代,很多人进入动画领域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饺子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对动画艺术的初心。

他深知动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传递情感、价值观和文化的艺术载体。对于他来说,每一个动画角色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对于未来,他希望继续讲好故事,把画面做到极致。《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他明白观众对于《哪吒》系列IP电影的期待,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他会像以往一样,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从故事的构思到画面的制作,从角色的塑造到特效的设计。他希望能够通过《哪吒3》进一步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07

饺子从医学少年成功转型为动画巨匠,他的认真、坚持、才华与对动画的热爱,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现代版的激励传奇,鼓舞着年轻人勇敢追梦。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在面临职业选择和梦想追求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饺子的经历告诉他们,只要心中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