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我军三大战役的胜利,让蒋介石的精锐主力损失惨重。在此形势下,他调集了70万大军固守长江,企图利用长江天堑“划江而治”。

解放全国势在必行!我军一面部署渡江作战,一面加紧情报收集。



1949年3月底,已进入迎战戒备状态的汤恩伯江防总部,突然来了一位优雅的军官太太。只见她挽着漂亮的发髻,穿着考究的旗袍,怀里还抱着一个可爱的女婴。

“孩子想父亲,总是哭,你们让我见见他!”

女人说孩子想爸爸,要见一个人。谁也想不到,这么简单的一次探班,却对整个战局有着重大影响-------

谍报伉俪

这个女人名叫丁明俊,1923年出生于安徽宿县县城。她的父亲,是当地富有的绅士,才刚刚几岁,父亲就携全家去了上海,丁明俊也跟着在上海读书,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国家羸弱兵连祸结,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上海因此陷入了炮火之中。为了避难,丁明俊只好辍学,跟着家人逃回了家乡。1938年,他们才刚刚在家乡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凶残的日军便再次扑来,此时,已是遍地烽火,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了。丁明俊只能跟着家人,漫无目的四处逃亡。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亲眼目睹了日寇屠刀下的国家惨状,愤恨与不屈的情绪,每天都在她的心中激荡不休。

抗战胜利后,丁明俊已是20多岁的大姑娘了。赶走了侵略者,父母也开始张罗起她的婚事,很快,通过介绍,一个名叫沈世猷的小伙子走进了她的生活。



两人还是同乡。1917年,沈世猷出生于安徽宿县东三铺的沈家庄,比丁明俊年长6岁,家里以务农为业。

虽然相比起来家境略差,但沈世猷从小学习勤奋,1937年时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结果,去学校报到的途中,七七事变爆发。



在途经河南省开封市时,看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正在招生,沈世猷毅然决定弃笔从戎报效祖国,进入了这所学校的桂林分校。1937年入学,1938年便奔赴了大别山抗日前线,到1941年时,他已是85军第23师的副师长。

这一路战功累累,两人认识时,沈世猷正在国防部一厅任职。

听说对方曾是抗日将领,丁明俊便对他很有好感,在相处中,沈世猷也喜欢上这个温柔聪慧的姑娘。1947年,两人在南京结为夫妻。



丁明俊与沈世猷

南京吉兆营巷子里有一个小院子,便是这对新婚小夫妻的家,院门口有一棵老槐树,屋子里是几件半旧的桌椅家具。几间屋子很普通,但毕竟是他们的新家,丁明俊还是拿出了全部的热情,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做饭做菜等待丈夫回来。

但是婚后没多久,丁明俊就发现自己的丈夫很奇怪。他总是见各种各样的人,而且每次都偷偷摸摸,还要对暗号,甚至还要派自己去掩护警戒。

丁明俊很疑惑,很快,知道瞒不下去的沈世猷,便也向她和盘托出了。他说:“我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所以,我成为了中共的地下情报员,代号深喉------



这一天,夫妇俩推心置腹的聊了很久。丁明俊非但没有因为丈夫的身份有任何不满,反而对他更加钦佩,她又想起战乱那些年颠沛流离的日子。她一直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这一次终于有了机会,她也要为国去战斗!

丁明俊是个时常穿着旗袍的优雅女人,结婚的时候,她的父亲还特地从上海,给她定制了一年四季穿的各种样式旗袍。地下工作危险无比,从此后她优雅的旗袍,就像战火中血染的战袍一般伟岸。

有了丁明俊的加入,他们的小家,很快成为南京地下党的关键联络点。



两人在吉兆营的院落

丁明俊还是做着悠哉的军官太太,每天打扮得整齐优雅,提着菜篮子去买菜,谁也看不出异样。殊不知,她出门逛完菜市场,一次买菜甚至遇见一个路人,不经意间就能完成一次情报传递。待回到家直奔厨房,篮子里的菜、肉之中,总能翻出折叠的纸条。

他们家的墙角砖头下,藏着密码本,天花板的夹层里,装着电台。把情报整理好,写密码或者电报发出去,其它的,直接就填进炉灶里就地烧毁。

除了收发传递情报,丁明俊还负责接送、照顾、掩护其他地下同志,包括华东野战军的情报交通员等。



丁明俊

这个情报联络点,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进入1949年,一个重要任务落在了沈世猷身上。

送出江防图

虽然三大战役后蒋介石精锐尽失,兵力上我军占有“以多对少”的优势,但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利优势,仍是决胜的重要因素。

从宜昌到上海,1800多公里的长江防线,蒋介石布置了115个师和100多艘舰艇,成立“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由汤恩伯坐镇。



汤恩伯

85军曾是汤恩伯系。为了给渡江作战做准备,85军出身的沈世猷,通过几个以前的同事,成功让自己调进了汤恩伯的江防总司令部,担任装甲兵参谋。

进去以后,为了获得更多情报,沈世猷又是请客又是送礼,与谁都友好相处,很快便混熟了,能够在作战室随意出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百万大军蓄势待发,还是要对敌人的情况更了解一些才有把握。于是,当年3月里,沈世猷接到了一个任务,让他尽快,得到蒋军从安庆到芜湖、荻港一带详细的兵力布防情况。

虽然沈世猷能自由出入作战室,但江防总部是管大方向的,像这种详细到地段的兵力部署,都是由不同的人专门负责的。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他不好去干涉查看。



沈世猷与丁明俊

事情不好办,但既然点名了要这一段,那就必有缘由。思来想去,沈世猷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不好去现场调查,但负责管理江防兵力调配的,是参谋胡建,这一段江防正在他的管辖之内。

于是,沈世猷便刻意与胡建交好,取得他的信任,观察他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多日,终于被他等来一个机会。

“偏偏这个时候要来视察,人手都不够,这可怎么办?”

原来,胡建的上司来视察江防了,又要开会,又轮到他值班,一时忙得焦头烂额。

沈世猷听了,便笑着说:“不就是值班吗,你放心去,我替你代个班就是了。”

果然,忙乱之下,胡建很高兴就答应了,然后便放心的离开。



沈世猷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很是担心,这样还只是成功了一半。这个胡建,平日总习惯将钥匙放在办公桌上,这一次不知道有没有带走。

一番寻找,沈世猷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钥匙,果然还在办公桌上。

拿着钥匙,他悄悄将抽屉、柜子一个个打开,开始仔细寻找。果然,在第七绥靖区新报上来的军事图里,他发现了荻港地段的兵力布防图。



江防图

接下来却又犯了难。一是这份兵力部署图很复杂,靠背记不下来,如果现场抄录的话,很容易被人发现,最好就是带回家慢慢抄。但此时汤恩伯已经下了令,进入迎战戒备状态,为防泄密,机关内所有人都不许随便离开。

不能离开,他又怎么带走呢?

于是,沈世猷就往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他便一脸慈爱地说道:“我真想念女儿啊”。

这是夫妻合作这么久以来的默契。只这一句话,很快,一抹蓝色的窈窕身影,便出现在了江防总部的大门外。



丁明俊所穿旗袍

来人正是丁明俊,她通报说“女儿好久不见父亲,在家总是哭,请求让父亲出来见见孩子”。

妻女来访,又只是见一面,这个请求被批准,沈世猷总算走出了江防总部。

他们在江防总部附近的杨树林里见了面。夫妻见面,沈世猷深情地将她们搂在怀里,又伸手去摸摸亲亲女儿红彤彤的小脸。就这么一个爱怜的小动作,“江防图”已经被塞进了女婴的襁褓中。

分别后,丁明俊又悄悄的,将江防图,转移到了自己棉旗袍的夹层之中,就这样大大方方的将东西带走了。



当夜,趁着夜深人静,两人连夜赶抄。第二天一早,沈世猷悄悄把原图又放了回去,而誊抄的那一份,也立刻送到了南京情报负责人卢伯明那里,经由他很快送到了前线指挥部。

渡江战役,选择在哪里登陆突破至关重要。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安庆、芜湖之间的江防地段,正是我军的战略突破口。不久后,南京也解放。



丁明俊晚年

渡江战役的胜利,这份江防图贡献巨大。作为隐蔽战线上的先辈,是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书写了这段传奇功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