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这两天气温降低,一定要注意保暖哈,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可以随时联系我……”这几天,随着冷空气来袭,郫筒街道书院社区工作人员吴俊姝对辖区内独居老人在低温天气下的生活状况上了心,通过“报表通”应用,她快速找到老人们的联系方式……“这个系统很不错,让我们表格填报的工作量减下来,调动数据的便捷度提起来,更把我们服务群众的效率加上去。”
让“指尖上的政务”切实转化为“指尖上的便利”,让基层工作人员解放双手、迈开双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中去、到群众身边去,“报表通”的应用和推广,正是成都着力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城市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
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工作中,成都在依托“智慧蓉城”建设基层治理“四级数仓”,开展“报表通”应用百日攻坚,将社区报表压减至38张的同时,推动“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全面融入城运中心,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网格事件“呼叫报到”机制,推动行业部门、群团组织、民生服务单位、社会力量20万余人进网入格,协同基层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1.8万个。
抓住社区这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都开展小区治理攻坚,统筹组织、政法、住建、民政等部门力量,推动各类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小区,系统推进组织体系筑基、自治机制完善、物业服务增效、问题小区整治等“六大行动”,在312个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居民自管院落等薄弱小区导入“信托制”治理,“一小区一策”化解矛盾纠纷突出小区问题1063个。
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成都新增三级甲等医疗机构3家,建成镇(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30个,为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为全市4.2万名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学生减免住宿费,新建、改扩建普惠托位1510个,为15.1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礼包,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成都开通试运营地铁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市域(郊)铁路成资线, 整治旧危桥10座、农村公路次差路120公里,实施片区“微循环”17个,持续改善城市交通条件;与此同时,建成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8个,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并取证7.92万人、普及救护知识30.52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品质,过去一年,成都新建天府绿道1013公里,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7万亩, 升级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512个,并试点建设“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100个,新增环城生态区便民服务设施102个……
城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从智能报表系统解放基层干部双手,到“微网实格”织就城市安全防护网;从老旧小区“信托制”治理焕发新生,到15分钟幸福生活圈圈出民生温度,成都正以制度创新为笔、科技赋能为墨,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卷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答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白洋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