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潜艇部队提出转向“以核为主”的战略,加上有关我国攻击型核潜艇已量产的消息传出,解放军怎么发挥核潜艇的战略地位成了关键问题。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团队提出新构想:大规模列装配有激光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

据中文期刊《指挥控制与模拟》上发表的论文,中国可以研发一种新型核潜艇,该潜艇中段配备有兆瓦级固态激光武器,通过升起一个可伸缩的“光电桅杆”向目标开火,任务完成后能迅速潜回深海。这种攻击型核潜艇被视为对抗低轨道卫星的有力手段。潜艇将根据指挥指令进入目标海域,等待卫星进入攻击范围。激光武器的升起时间依据先前获得的卫星过顶时间来确定。攻击完成后,潜艇可潜入水中,等待下一次任务或返回母港,既保障了军事任务的顺利进行,也最大程度确保了潜艇的安全。


中国科研团队指出,除了反卫星作战,配备激光武器的潜艇还能执行多种任务,包括护航商船、攻击反潜飞机、在敌国近海进行反导,以及打击陆基雷达等。潜艇上部署的150千瓦激光武器能在超过20公里的有效射程内破坏反潜飞机的光电探测设备。战略导弹潜艇虽随时待命,执行二次核打击任务,但易受到空中威胁,因此有必要由配备激光武器的潜艇护航,以确保安全。

此外,潜基激光武器还能攻击敌方海岸的储油设施,削弱敌方从海上获取石油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战争的持续时间。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正进行战略转型,之前是以常规潜艇为主,现在“以核为主”。这种转型的核心是利用核动力潜艇的强大供电能力和潜艇的隐身性,实现远洋作战的持久性和隐蔽性。


激光武器与核潜艇的结合带来的多维作战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成为太空资产的克星:激光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使其成为低轨道卫星的潜在威胁,具有比传统地对空导弹更隐蔽、成本更低的优势。

二、执行护航与反潜作战的利器:核潜艇携带激光武器,能执行护航任务,保护海上交通线免受敌方威胁。

三、对付敌方反潜巡逻机的有效手段,提升了本方战略潜艇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四、在敌方海岸线执行反导作战,配备更大功率激光器的潜艇能在敌方海岸线附近执行反导任务,更容易击毁对方战略导弹。

五、执行巷口封锁与近岸打击:攻击型核潜艇可以封锁其军港,通过激光武器攻击敌方港口设施,削弱敌方的海上补给线,影响其国内经济和民众对战争的支持。拥有反潜导弹和鱼雷的国家非常少,攻击型核潜艇在执行一些特殊的护航任务时,优势会非常明显。


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为制造这样的攻击型核潜艇提供了可能。尽管激光武器发展面临热量管理、光学传输、储能等技术难题,中国科学家已在电源系统、固态激光器、光纤传输和激光束合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中国团队还探索使用激光技术减少潜艇阻力和产生无声冲击波,推动潜艇前进。

综上所述,中国潜艇配备激光武器的概念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科技的进步,也预示着核潜艇在全球海洋战略格局中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这种新型潜艇将成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