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成都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的高成交量,让一堆人幻想成都楼市要开始火爆了。
这个春节过后,火爆梦,真该醒了!
提前给成都购房者打预防针,如果2025年听到还有人分析成都楼市会火爆,在我看来就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不懂,另一种是他在骗你。
我去年也分析了,2025年成都楼市是会比2022-2024这几年,整体好一些,“止跌回稳”是趋势,但想重现2021年、2018年那种楼市火爆情况,根本不可能,想要有较大幅度的房价上涨更不可能。
因为市场,没火爆和大幅上涨的条件了。
很多行情,其实在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就能看出来。不信你们可以去了解下,今年春节川内各地级市对成都买房这件事情的讨论度和关注度。
以前川内地级市的人热衷于在成都买房,并且对成都的房产增值能力抱有极大期待。今年春节,我专门了解了川内各地级市,春节对成都买房讨论度的问题,明显感觉到今年春节期间,川内地级市对在成都买房这件事情上的讨论度很低,远不如前几年。
之所以讨论度关注度下降,根本原因是很多人对在成都买房固有的观念已经改变了!
以前川内很多人认为,在成都买房是好的投资选择,成都在源源不断的在吸引川内的购买力资金,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基础,才会有2018年、2021年成都楼市的火爆。
换句话说,只有大家把买房当成投资,楼市才可能火爆。因为一些没什么信息渠道的普通投资客,才是最大的韭菜。
自住群体往往买房是反复对比,看了又看,又要选位置满足通勤,又要配套满足生活。只有很多什么不懂的投资客,一块荒地上建个小区,听两句忽悠就能给钱,什么房子都吃得下。
不然你们以为2018年的视高怎么卖爆的?
不会真有人天真以为靠自住群体,就能让房产市场火爆吧?
去年一群人,对楼市的一些专业知识一点概念没有,看见二手房成交高,就觉得市场要起飞。
表面上看,2024年,成都二手房成交量的确涨了。
但2024年,成都新房卖了99677套,二手房卖了231376套,二手房成交占比差不多在70%左右,且主力总价集中在100万-150万元,主要区域都是大面、郫县城区这些地方。
没有系统了解楼市的人,就觉得成交量涨了,二手房卖的好,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回暖,另一方面只是现在新房贵了,大家只能买二手房。
其实但凡专业一点点,就能清楚,数据背后是市场正在从“炒作预期”转向“实用导向”。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在大家买房,越来越以自住为目的,投资需求在不断减少。而春节期间讨论热度的降温,其实就是投资需求转变到自住需求的直观体现,当购房不再被视为阶级跃迁的捷径,市场热度自然难以维系。
你们回想一下,以前动不动就是过年回家一群亲戚唾沫横飞说谁谁谁,买了几套房,赚了多少钱。房产销售一顿叭叭,什么买房能跨越阶层。
现在谁还这么说?
去年,针对成都的高成交量,当时不是很想打击有些人,没把话说太明显。只是写文章说成都的这种高成交,不过是昙花一现。
(购房者很难真正多角度地去了解成都楼市,建议去微信公众号“不鱼说房”看看,整理了很多专业的成都楼市分析和成都规划信息!)
说实话,去年10月11月成都楼市顶多算成交量高,跟火爆一点关系没有,无论是从讨论度,还是关注度都不行。
真正楼市火爆的2018年那个阶段,没有经历过那个阶段的购房者,可能不知道市场有多疯狂。
那个时候,可以说,无论是在川内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听到大量成都买房的讨论,你在成都,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同学,甚至就是扫地大妈,火三轮司机,卡卡角角都能听到讨论房产的。
那个时候,一个楼盘几万人报名摇号,甚至有人因为没有买房资格,抱头痛哭。
而现在哪还有这种事情?
买房已经从“金融投机”回归“居住本质”,买房不再被视为稳赚不赔的投资工具,火爆的时代就必然结束。
2024年10月、11月,不过是成都楼市在多重政策刺激下呈现的回暖。
这种高成交,不过是政策和市场扳手腕。
你们要晓得,光2024年成都楼市相关的新政策就超15条。所以10月11月的高成交,更多是政策驱动的短期效应,而非市场内生动力支撑的可持续繁荣。
政策边际效应减弱、人口红利消退、就业收入信心不高、市场分化固化,高热度就根本没法持续。
在我看来,未来的成都楼市,将更多依赖保障性住房建设、产品力提升与居住体验优化,而非简单的价格炒作,只有剥离投机属性,回归居住本质,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楼市,就不可能和火爆挂钩,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