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80年代至本世纪初,城市及农村地区,建造的房屋普遍采用的是预制板砖混结构。

这种建筑有几大优点:

首先,工资简单、安装方便,大大缩短了房屋的建造周期;

其次,建房成本更便宜。

如今,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依旧有不少那个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楼房。

这一承载着岁月痕迹与历史记忆的居住形态,如今缺点也开始凸现。

越来越多人出于安全考量,希望预制板楼房能够实现全拆。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聊聊预制板房究竟该怎么拆?谁优先拆?具体的补偿方式又是怎样的?



01、

预制板房的缺点突显?

过去,快速的城市化需求让这种经济高效且施工周期短的房子成为了香饽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预制板楼房的种种缺点开始逐渐显现:



1、隔音效果差,冬冷夏热

由于预制板房是水泥构件拼接而成,所以隔音、隔热的效果较差。

如果你在屋子里面讲话,隔壁邻居听得清清楚楚。

而且,预制板楼房的隔热效果也不行,往往住这种房子的人都抱怨“冬冷夏热”。

2、室内很容易渗水或漏水

用预制板拼装的隔层,一旦楼上地面积水,或者楼顶遭受风吹日晒导致衔接处开裂,室内很容易渗水或漏水;

有网友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日子,真的不好受。”



3、住宅寿命不长,维修成本越来越贵

一般预制板楼房的使用寿命只有10到20年左右。

即使你维护保养的再好,一般到了20年,铸铁管道锈迹斑斑,线路老化……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大修小换,住的时间越长,居住成本也越来越贵。

4、安全隐患大

如果楼面施工多为预制板,那就不适合在楼板上按住户要求随意砌筑隔墙,否则因各板块间受力不均匀可能造成楼板塌陷。

再者,过去出现众多小作坊制作的情况,这种小作坊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所使用的钢筋材质和水泥的标号不同,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用这样的材质建房,质量堪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有网友说,“成天担心地震啥的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坍塌,每天连睡觉都不敢翻身,生怕把墙震开一条缝。”



03、

新规落地,两类预制板房迎来拆除机会

按照现行的规定,目前不可能实现预制板楼房一刀切全拆,这次拆迁主要针对的也是以下两类预制板楼房。

①经鉴定,主体结构受损、无法再通过修缮来改善居住品质的预制板楼房

有些预制板楼房已经出现墙体开裂,屋顶漏水,梁柱塌垮变形等肉眼可见的隐患。

针对这种住宅,相关机构也会派请专门人员进行危房评估,如果鉴定已经达到了危房,那么就会优先列入拆迁。

目前,国家规定的危房标准共有四个等级,即a、b、c、d级,一般情况下,只要老房子达到了d级危房,基本上都会采取拆除来解决。



②位于城市核心区,影响了城市规划的预制板楼房

城市核心区因地段优势,规划会更为优先,如果周边的预制板楼房未出现危房,但已经阻碍了城市规划,同样也会优先列入拆迁。

而且,城市核心地块因其周边的配套优势,也更具商业价值。

所以这些老房子,往往开发商拆迁的可能性更大!



04、

如何安置居民

目前,共有四种安置方式,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①货币补偿,

简单来讲就是根据周边市价来评估老房,然后给予一次性付清补偿款,从此居民可以自购新房。



②房票安置

目前各地普遍采取这种方式。

大致的操作就是,先由政府给你发房票,凭此房票,你可以去指定的范围挑选自己喜欢的房子。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家实现住新房,还可以定向去化,解决城市的库存压力,简直就是双赢。

③原拆原建

一般城市核心区老业主更倾向于这种方式,大致的流程就是:先让大家搬出去,等原址建好房子,大家再搬回来住。

既保留了原有的生活圈,住在原地,不用再去重新适应新环境、可以延续老邻居之间的关系网;而且从此还能住上新房。

④安置房

这种过去也很常见,就是让你直接从老房子搬出来,去到安建设好的安置房居住。

一般如果新家园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周边交通便利的话,很多居民都愿意选择这种方式。



05、

预制板房拆迁,不只是为了“清场”

其实,新一轮拆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快速刺激房子上涨。

根本还是在于提升城市的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当然,拆迁工作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权益和利益,加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协商,达成真正公平、合理的拆迁方案。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场大拆迁实现居民满意、城市发展的“双赢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