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人,出身于北方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如果单从家庭情况来看,我可能这辈子都买不起房。

幸运的是,我个人比较努力,算是现在流行的那种小镇做题家,我本科是双非,考了985的硕,然后去香港读了博,2023年下半年毕业。

我2022年末开始找工作,目标很确定,就是教职,最后也拿到了几个比较心仪的offer,有学府的博士后、两三个新一线城市的211合同制、包邮区双非大学编制。

对当时的我来说,其实也纠结过,想了好久,最终我选择了南京某高校双非大学编制。

理由很简单,博士毕业,我年纪也不小了,需要尽快买房买车。


如果我选择一线城市,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热门的新一线,他们的房价都不是我能承受的,而且以我的简历在新一线并没有很高的竞争力,我要去了,只能不断地“卷”,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

对我来说,如果我出身更好,有家里的支持,也许可以这样选择,但我出身于普通家庭,一切都只能靠我自己,而我也有自知之明,所以我不选这些一线和新一线。

接着就是南京,也是长三角这边比较发达的城市,房价又没有杭州那么高,虽然是双非大学,但却有编制且能给我一笔相对高额的安家费。

编制意味着相对稳定,不会非升即走,同时还能平衡好科研和生活,相对高额的安家费加上相对较低的房价,意味着我可以很轻松地上车,完成我30岁前有房有车的计划。



做完决定之后,我就开始看房子了,当时我首选的是南京仙林和江宁这两块。

在看了一圈之后,最终选择了仙林,房子买的不是城市核心区域,但却是在区政府附近,属于在这个区域里面的好地段,但放在全市并不算好的位置。

房子是二手次新房,接近200平,单价7000多一点,在签完约之后,我拿着草签合同就去找了学校,直接拿到了安家费的70%,安家费再加上我之前的积蓄加起来付了首付,月供3000出头,与我的公积金刚好打平。

当时带着家人来看这套房子的时候,父母非常的满意,且对我没花家里一分钱就买了一套大房子非常的自豪。


剩下的30%的安家费会在买房五年后在年末分批次发给个人,有了这笔钱我还可以给家里添点大件,比如买车什么的。

我也考虑过,如果房价继续下降怎么办?我算了一笔账,即使再下降10%,我亏的总价在14万左右,即使再高一些,也不会超过20万,而这笔钱对于我来说还没有安家费高,所以对我来说,也并没有“亏了”的感觉。



具体来说,房子是2024年年中过户的,目前我已经住了进去。从2024年年底到现在的整体风向来看,我似乎买房真的买对了。

不仅如此,我从同事这里打听到,现在的“安家费”比我进来的时候要低,有些还没买房的老同事开始担心接下来会不会采取“老人新办法”,如果真的这样了,那之前虽然来得早,签了较高的安家费的那些人,在后面真正买房的时候也许并不能拿到当初的价格,而会被降到和后面新来的人一样。


这么一来,我更庆幸自己买房的决定是正确的。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签完学校,然后开始找房子,接着收到70%安家费之后,我整个人生的状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而在一切都稳定下来的2024年,我终于有时间来审视自己。

编者手记

阿苏觉得,2024年买房是他至今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

他很自豪自己没有靠家里人的任何帮助就完成了30岁前有房有车的计划。

他觉得,人生有很多选择,如果他选择学府或者一线、新一线城市,那他可能并不会有这样舒适的人生。

有时候,退一步,便是最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