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枣庄
行走蟠龙河 展现新枣庄
枣庄日报全媒体大型系列报道之十
在蟠龙河畔,有座著名的古建筑名叫孙家大院,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薛城区陶庄镇前西仓村内,初春时节,万物还未苏醒,院落里的一些枯萎杂草以及堆放的一些杂物,让这座古老的院落显得更加沧桑。
孙家大院在当地很出名,几乎尽人皆知;但孙家大院仍然零落,风雨中独自默默无言,忍受着风吹日晒。
大院由何而来?它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九进院落,与乔家大院媲美
经文物部门考证,孙家大院为明末清初孙氏先人建造,距今已400余年。孙家大院位于村中心部分,原占地160亩,为连片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房屋整体布局严谨规整,房屋结构外形庄重大方,坚固耐用,院内形态各异的石雕、木雕、砖雕构思巧妙、刀工精细。孙氏故宅目前经过修缮大部分保存完好,曾国藩曾到访的故事经久不息。根据大院门口的护碑记载,孙家大院是目前我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宅第建筑,占地面积20余亩,房屋30余间,属于北方典型的套院“一院五进式”。
据了解,鼎盛时期,孙家大院九进院落占地160余亩,前院、后院、堂楼、厢房,布局合理。楼房中形态各异的石雕、砖雕、木雕等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立体感强。九进院落,共有房屋400多间,规模之宏大、建筑之考究,可与著名的乔家大院所媲美。
虽然饱经风霜,但是仍然能够从建筑的布局与细节当中发现孙家大院曾经的辉煌。我们从南面大门进入,依次是二门、三门、客房、堂楼。青砖青瓦,雕梁画栋,给人以庄重、典雅和古朴的感觉。
而客房的建筑式样最能体现古时的建筑风格。屋顶是用青灰色的弧形瓦片排列,房顶角落饰有五脊六兽。屋山两侧镶有栩栩如生的砖雕,雕有秋菊、貔貅等图案。屋宇下的滴水檐瓦为桃形,并饰有精美的花纹。在房檐下廓道上有粗壮的抱柱,托起抱柱的是一块石墩,四周镶有精美的图案。石墩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三阳开泰、五鹿呈祥、翠鸟戏莲等等,刻工精细,构思巧妙。
屋内顶部均是重梁齐架,三层横梁,岁月的烟火熏黑了它原来的面目,但横梁两端的兽头卷帘装饰依然可见。屋内的四根柱子有石头雕刻的四龙或者黾鼋托之,威武霸气。
父子耕读起家,贤良之士辈出
这处大院,到底是谁建造的呢?有资料显示,明朝崇祯末年时期,孙家先祖士恒、怀朴、涵父子三人,从江苏沛县迁到山东滕县,在皇殿定居。孙函学习刻苦,读书成名,逐渐发展成县里的大户,拥有良田千顷。
根据孙氏族谱记载:孙涵,字抱文,仕至寿光县训导。在孙涵的教育与影响之下,孙家又出了很多贤良之士在官府就任,使得孙家财富不断积累,家境殷实。至五世孙应兆(字瑞章)仕至儒林郎、布政司理问,有四子,即钊、鉴、铭、铣。分家时,孙鉴分得良田300顷,历经几代的积累,自孙鉴便开始了孙氏故宅的营建。
资料记载,孙鉴,字镜秋,被朝廷敕赠儒林郎、布政司理问。他在孔府为官多年,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在孙家大院的营建中,他聘用了曲阜的工匠,按照孔府的建筑风格打造。
薛城孙家大院恢复图
曾国藩劝说孙家人进京受赏,被婉言谢绝
孙家大院位于古桥旁边,古桥是驿道必经之地,因此很多政府官员和文人墨客曾在孙家大院落脚。
据了解,太平天国兵败南京之后,残余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后蓄谋再次造反,清政府命令曾国藩率军北上调查“捻军”下落,剿灭“捻军”。
曾国藩从南京到徐州,再从徐州去往滕县,一路北上。进入峄县后,沿着古驿道从临城去往滕县,途经西仓桥时天色已晚,部下开始寻找附近的土豪乡绅让人马驻扎休息,经过打探,得知附近的孙家是当地的名门富家,便到那里借宿。
曾国藩来到孙家大院后,下榻在前西院,孙佩瑛在大客屋恭迎了曾中堂。曾国藩看了孙家的住宅,了解了孙家的家世后,便劝说孙佩瑛的二儿子进京,求得皇帝的赏封,孙佩瑛婉言谢绝了曾国藩的好意。
解放后成学堂,枣庄八中在这里诞生
解放后,孙家大院被收归国有,成为学堂,成为八中的前身。记者在八中北校了解到,1952年薛城县政府在孙家大院创建了“薛城中学”,学校占地38亩,当年招收了3个初中班,共有149名学生,8名教职工。1956年8月薛城县撤销,划归滕县管辖,学校更名为“滕县第二中学”,当年在校生已达10个班,536人,教职工46人。据了解,当时来就读的学生覆盖济宁、徐州等地,教职工来自全国各地。
50年代在这里就读的学子,现在大都到了古稀、耄耋之年,有的已不再人世。根据八中老校友的一些回忆,当时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大,有的都二十多岁上初中,啥活都能干,1958年学生和老师一起垒窑烧砖,自己盖宿舍。另外,当时的学子在学习上非常的勤奋刻苦,都很自律,对知识如饥似渴。
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两个高中班,至此,学校成为初、高中并有的完全中学。1960年薛城归枣庄管辖,学校更名为“枣庄市第八中学”,同年被省教育厅定为“教改试点学校”。1965年,八中迁校,从孙家大院迁至薛城西郊原焦化厂旧址。
八中迁校后,枣庄市第十二中学、枣庄职业中学、西仓小学先后在这里办学。很多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踏上建功立业的征程。
悠悠的蟠龙河依旧在静静的流淌,而孙家大院往日的繁华景象却已不再。目前,孙家大院也被列入发展规划当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孙家大院将会再次绽放它的光彩。
枣庄日报新媒体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