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对春满怀欢喜。春风柔情万种,春雨灵动,春雷淘气响彻天际,春景化作一片空山雨蒙蒙。今天,我们选择了五首宋词,让我们到宋词里,寻找春天的痕迹,一起看看宋词里的春光,一起感受词人们或喜悦或感怀或相思或离别的饱满情感。
《少年游》
宋·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中国的古典诗词,总是喜欢用芳草比离愁,萋萋芳草如离恨悠悠,无穷无尽,连绵不休。欧阳修的这首词,写春日里独倚栏干,见远处青草延伸至天尽头,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春草绵延,关乎离别伤愁。
谢灵运有名句“池塘生春草”,江淹《别赋》曾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无边草色勾引起离愁别绪,离人不堪其苦,奈何,奈何。渐入黄昏,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相思此处更愁人。
《浣溪沙》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人们当然会哀怨个体的无法永恒,谁不希望美好的春光能常在、美好的年华能延续呢,可是春光易逝,盛年不重来。短暂的人生里几多离别,只好举杯聊慰此身。
山川满目泪沾衣。当我们放眼辽阔的山河,怀念远在他方的亲友,花落水流,风雨飘摇,难免兴起伤春之情。年光有限,世事无常,空间辽阔难以跨越,时间悠远难以衔接,那些逝去了的美好,无处寻找,还是牢牢把握当下吧。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春日里漂泊在外,倦懒,思归。春愁剪不断理还乱,越是想回家,却越是遇上连绵阴雨天,风雨似乎阻挡归程,让人觉得烦恼。词人开始想象回家之后的生活,清洗旅途所穿的衣服,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哎呀,多么美好。时光如流水,年华易逝,人生易老,这是最平常也最无奈的事,茫然若失。
《贺圣朝·留别》
宋·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离别自古伤情。与友人分别,依依不舍,殷勤劝酒,愿他不要匆匆离去。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三分春日好景,两分给了忧愁,一分给了风雨,风雨凄凄,离愁别绪难理清,塞满了四周,化作一行离别泪。苏轼曾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之句,大抵脱胎于此。
花开花谢,有离愁必然有相思,词人一会儿慨叹一会儿忧伤,又挣扎出这些情感喊别管这些啦,高歌一曲,畅饮一杯!可喝完之后,想到挚友不得长聚,时序更迭,流年暗换,何日才能相逢?又怅惘起来。人的情感曲折婉转,矛盾复杂,大多如此。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褪残红青杏小,有衰亡,也有新生。自然界正常的新生代谢,却带给人们有些悲凉的情感感受。然而燕子盘旋,绿水绕,渐渐冲淡了这种悲凉。墙里秋千墙外道,一堵围墙挡住了墙内外的链接,却挡不住墙内的青春与美,也挡不住墙外人对青春与美的向往。
人生充满矛盾,生与死,长与消,多与少,内与外,欢乐与忧伤,有情与无情,多情与薄情,情感与理智……如此种种错综复杂的情感,渗透着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