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回答一个满级读者的问题。

她是一个学生的家长,孩子还在念高中。

看了我春节期间四个重要话题的前两个,教育以及父母和子女之后,留言问了我一个具体的问题,关于她孩子的未来与AI相关专业。

你这种问题,如果去问那种几万块填报志愿的网红机构,他们给你的往往是一个单维度的解答,就是好,或者不好。

可是这件事真正对你娃会产生长远且改变其人生影响的,并不是填报志愿的那一刻的所谓好不好,而在于作为父母的你,以及作为孩子的他,对你们要介入的行业周期的认知,有没有到位。

这是我今天试图为你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我给你的不是一个答案,是给你把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挖出来,把方法论给到你。

AI这个东西,大多数人也只是听说,为了便于理解,我打个比方,一个所有人都经历过的比方,作为参照系。

互联网都熟悉的,对吧?

互联网作为一个行业,它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炒概念,或者说炒估值。

主要体现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出清之前的那个时期。

这个阶段人们也会去摸索其落地的应用形态,你比如马老师95年就搞什么黄页。

但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尚属于炒概念的阶段。

主要特征就是美股相关板块的估值非常高,也有很多人在尝试各种形态,但是赚钱的很少,烧钱的很多。

第二个阶段搞带宽。

2000年以前就开始上网的读者都应该有体会,当时的网速是很慢的。

你打开门户网站,刷一张图片出来,动辄半分钟。

客户的需求就是方向,因为慢,所以有人希望快,有人愿意为了快而付钱,这就是市场需求。

所以谁能把带宽搞起来,把网速提上去,谁就是未来的大厂。

这个阶段很多运营商起来了,很多围绕运营商提供设备的厂商起来了。

第三阶段搞终端。

当基础服务上去了,通信的带宽上去了,接下来是谁的天下?

当然是终端设备厂商的天下。

有了基础服务,你才能从诺基亚的砖头机进化到智能机。

就像要致富,先修路,路都没有,你那个车子再拉风,它怎么跑?

第四个阶段搞应用。

当设备载体有了,你发现一个个成长为巨无霸的都是什么企业?

都是做应用的企业,所谓的流量入口。你后来每天都离不开的,这个宝,那个信的。

好,我们来看一个问题。

假如你和你娃不带记忆穿越了,穿越到我读书那阵子。

请问,你要怎么选?

我高考填志愿那阵子,互联网泡沫还没破灭呢。

你说,我该不该奔着第一阶段去?当然不可能。

本科四年,硕士三年,等你念出来,人家行业早就进入二三阶段了。

所以重点从来不在于你填报什么志愿,而在于你要明白,你填报志愿之后,你整个学生阶段,你的终局思维,你是奔着哪个行业阶段去的?

你去看后来的那些互联网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里涌现出来的巨无霸的企业。

没有谁是本阶段进入,本阶段胜出的,没有。

很多都是90年代就已经创业,甚至80年代。

创业是这样,读书也是这样。

一阶段去读书,出来应该是奔着二三阶段的行业周期去的。

你比如我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念的大学,去读的信电系。

也就是说,在一个行业的估值阶段,我已经去学习一个行业。

那么等我毕业的时候,市场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都在忙着搞带宽,于是我工作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做通信设备的。

但是我毕业后只做了不到一年就意识到,有点晚。

物壮则老,二阶段既然这么热,那么它很快也就会老,而我还年轻,于是我跳槽了。

我去了一家芯片公司,给终端企业提供芯片的公司。

也就是说,广义上,它属于三阶段的企业。

三年后,那家企业冲刺上市,尽管没有上市成功,但是说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因为三年后,正好是终端企业的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作为芯片厂商,才有钱赚,客户有钱赚,人家才会采购,人家采购,你才有钱赚。

那么我是不是只有提前三年进去,我才有期权拿?

当然是这样。

企业没有上市成功,那只是个案的问题,俗称缺点运气,但是整个判断,是没有毛病的。

接下来,我马上跳槽去了甲方,待了一年,就去创业。

做什么呢?去做隶属于第四阶段的产品形态,去做云计算。

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去赶第四个阶段了呀。

这就是我前面讲的,你在三阶段,就得去布局四阶段,否则吃翔都赶不上热乎的。

当然很遗憾,没成功,公司没能上市,而是被收购了。

你纵观上述整段经历,全程失败,但这不是方法论的问题,方法没问题,只是差点运气,以及,是我对于成功的定义过于狭窄带来的问题。

好比你孩子的起点是全省第五千名,我告诉你一整套学习方法,最后你说你娃没能考全省第一,但是考了全省第一百。

是不是失败?也是。换个角度,是不是成功?也是。

看你怎么定义成功与失败。

口子放窄点,那就是失败了,口子放宽点,进步都叫成功,那就是成功了。

你说一定要公司上市,你的期权套现才叫成功,那么失败了。

你说不一定非要期权兑现,你成为业内专家,成为甲方大领导的座上宾,那你成功了。

你说一定要自己创业开公司并且敲钟,那么失败了。

你说不一定非得敲钟,你创立的公司被大集团收购了,反正赚到都叫赢,那么你成功了。

所以我说,上面这套方法论本身没问题。

首先,大部分家长,同学,都是糊里糊涂过日子的,哪怕那些顶流院校热门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带脑子。

没有多少人,这么认真的去分析行业的周期,分几个阶段。

你看懂了之后,能够意识到当下在什么阶段,然后你提前一两个阶段,去布局下一个阶段,那你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人了。

在这么明确的目标下,再加上你持续的努力。

如果你对所谓成功的要求又很低,比如你只想赚点钱,物质上超越绝大多数人,那么其实没啥难度。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AI,也是一样的。

它同样会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金融估值,跟2000年前的互联网是一样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堆算力,当年的互联网怎么堆带宽,今天的AI就怎么堆芯片的算力。

因为带宽慢半天不出图片不出视频,算力慢半天不出结果,或者无法演算复杂的问题。

所以互联网第二阶段里最热的是做带宽的,如今AI第二阶段里最热的是做芯片的。

那么再往后,你会看到AI设备,AI应用,未来它会是哪家公司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些企业,大概率已经创业,已经布局了。

只不过当下还默默无闻。

就像80年代末交换机大会上,当年的菊厂也只是1000家与会的乡镇企业之一,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创业小公司。

所以回到你的具体问题,你娃要报什么专业是你自家事,但你那天说,要奔着AI算力去,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你娃又不是说现在已经是个算法博士了问我职业发展,他这会儿还没考大学呢。

等你娃念好书出来,很可能已经是AI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所以你要针对的,一定是后者。

这是我那天讲的第三个话题,如果你娃太年轻,他还够不上我文中的年轻人,那你要陪他一起梳理,一起思考了。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过年的四个重磅话题,家家都不想面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