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元宵节即将来临,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还在互相安利各自眼中的灯会“天花板”和花灯“顶流”,逛灯会、赏花灯热情不减。爆火的济南夏雨荷花灯已经成了热门IP,不仅有同款冰箱贴、同款网红妆容,还在其他城市陆续出现同款花灯和姐妹款花灯。千千万万盏花灯背后,不仅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也展现了花灯技艺和工匠智慧。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一场灯会的花灯制作,从设计、技术交底、绘施工图、放样到焊接、布灯、调试、裱糊、美术处理、运输、现场安装并调试,有十余道工序,制作团队包含设计师、钳工、电工、裱糊工、美工,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他们跟建筑行业的工人一样,需要持证高空作业,经常用到脚手架、工程车、吊车。

这些工匠中,裱糊工邱美英曾是一名裁缝,钳工李贵华曾建筑行业的一名水电工。转行做彩灯后,他们就爱上了这份工作。他们说,做彩灯比原来的工作收入更好,年收入能超过10万元,看着彩灯被做出来、被展出,很有成就感。

济南夏雨荷花灯火成热门IP 今年春节花灯“顶流”纷纷爆火出圈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佳节。各地灯会精彩纷呈,千千万万盏花灯中,“顶流”当属济南夏雨荷花灯。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夏雨荷花灯在春节期间已经火成了热门IP,不仅出了同款冰箱贴,还成了一些博主争相cos的网红妆容,甚至在广州、邯郸、宿州、重庆等地出现了同款花灯或姐妹款花灯。

来自四川自贡的彩灯行业工艺美术师张玉寒正是济南夏雨荷花灯的设计者,她今年30岁,做彩灯设计已有7年之久。大学期间,她学的是美术设计,大学毕业就选择成为一名彩灯行业工艺美术师。“我本身是自贡人,自贡灯会不仅是地方传统习俗,也是国家级非遗。我从小也是看自贡灯会长大的,小时候跟着大人逛灯会就觉得很热闹,花灯很精致,各种造型都有,很多还可以动,觉得很好玩。自贡彩灯能表达任何主题,什么都能做,就很神奇,所以我毕业就回来做彩灯了。”

彩灯设计需要在电脑上进行彩灯效果图绘制,跟张玉寒所学的美术设计契合度很高,她上手也很快,经过六七年积累,如今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彩灯设计师。今年春节,参与了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2025年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北京温榆河公园北京千灯夜、广州南沙沙湾区灯会、青岛暖动西海岸新春灯会、济南趵突泉新春灯会等灯会的彩灯设计。

除了夏雨荷花灯,今年春节期间的另一“顶流”花灯当属自贡是中华彩灯大世界的“青城双姝”。今年1月中旬,还有网友晒出网传效果图和实景图质疑这组青白蛇花灯“翻车”,甚至质疑换制作公司、换美工。这组花灯的制作方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辟谣,网友拍到的实景图其实是还没完工的图,美工师们还在进行美术处理,主要是腮部、颈部的纹饰、鳞片等,灯光也还在调试中,根本不存在换公司和美工的情况。制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这组花灯属于“写实风格人像”,灯组制作难度大,进度会慢一些。


自贡彩灯制作需十余道工序 制作团队可达百余人工匠需持证高空作业

作为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岁的万松涛从事彩灯行业30余年,是彩灯行业高级工艺美术师。今年春节,他带领团队承制的灯会花灯在全国多地被点亮,覆盖京津冀三地、江浙沪三地及广州、自贡、合肥等地,甚至走出国门点亮荷兰、意大利、越南。

万松涛介绍,花灯制作,从设计、技术交底、绘施工图、放样到焊接、布灯、调试、裱糊、美术处理、运输、现场安装并调试,有十几道工序,至少需要一支包含设计师、钳工、电工、裱糊工、美工的团队,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情况来配置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比如沧州园博园灯会从前期策划、商务谈判到制作完展出,用了接近三个月,工期比较紧,人员就比较多。正常工期大约需要100人,工期紧就得配置150到160人,其中焊工和裱糊工用得比较多。”

灯会的彩灯承制项目有点类似建筑行业的项目。万松涛说,他们的灯会彩灯承制对标的是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一些工匠也要像建筑行业的技术安全员一样持证上岗,比如钳工要焊接铁丝做花灯骨架,需要有焊工证,电工要布电线、布灯需要有电工证,一些大型彩灯需要用脚手架、工程车、吊车进行高空作业,还得有高空作业证。

“万物皆可成灯”是自贡彩灯的特点和魅力所在,除了用铁丝和布料,用瓷器、蚕茧、药瓶、酒瓶也能做彩灯。这样的自贡彩灯形式多样,表现的主题丰富,摸着市场的脉搏走向全国,走出了国门。万松涛坦言,自贡彩灯这些年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自贡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机械、电子、化工产业齐备,培养了很多技术工人。产业升级后,一些工人下岗,就转到了彩灯行业。“还有一些工匠则来源于农村居家就业的富余劳动力,他们农闲的时候刚好是我们这个行业比较忙的时候,他们就加进来。”

万松涛和张玉寒作为彩灯行业的工艺美术师,在前期要担任彩灯设计师的角色,而到了施工制作环节,他们还要参与指导工匠并作为美工负责美术处理。

张玉寒介绍,在施工制作环节,钳工会根据设计师放的样焊接铁丝,做出彩灯骨架,完成后进行喷漆防腐处理,随后电工接着布电线、布灯,调试没问题后,裱糊工就可以在骨架上裱糊布料了,再经过美工的美术处理,把控彩灯最终呈现的效果。“在做骨架这一环节,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彩灯造型,比如人物或者动态的造型,我们会交给造型工,他们是经验比较丰富的钳工。而裱糊用的布料有一部分是带颜色的,有的需要裱糊完之后再喷色。”


从老裁缝到自贡优秀裱糊工 “看到亲手做的彩灯亮起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今年56岁的邱美英来自自贡,在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凭着《欢乐中国年》灯组被评为优秀裱糊工。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做了十多年的裁缝,和丈夫一起开了家店,给别人做衣服。但在电商发展起来后,做衣服的生意就不太好了。她想转行,一位做灯会的朋友带他们夫妻俩进入彩灯行业做裱糊工。“裱糊跟做衣服也有相似之处,都是跟布料打交道,要分辨布料正反面,要剪裁、拼接,平整度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我上手也比较快。”

邱美英进入彩灯行业已经20多年了,几年前,她进入张玉寒所在的彩灯公司,一进入就当起了裱糊组组长,组里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十人,从20多岁的到60多岁的都有。她说,像公司今年承制的北京灯会的彩灯,她在自贡的车间也参与了制作。“北京那边的彩灯做完运过去时,我在自贡还做着大型的彩灯组,就没去北京。”

加入彩灯行业后,邱美英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当裁缝强。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不错的收入,而当自己亲手做的彩灯亮起,心里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有时我做好的彩灯也会拍下来给孩子看,他会说‘真了不起’,我听着感觉蛮幸福的呀。”

说起被评为优秀裱糊工,邱美英说,其实都是团队的功劳,她觉得很荣幸。在彩灯裱糊上,她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可以分享:彩灯的裱糊顺序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打胶的时候要打满胶才能裱得牢固,裱糊的时候该平整的地方要平整,窝下去的地方一定要到位。新手刚入行必备剪刀、刷子、装胶的盅和胶,从打胶、认识裱糊线开始学,先裱糊平面类作品,熟练之后再裱糊立体造型。

邱美英坦言,彩灯行业在自贡养活了很多家庭。“目前身体情况还可以,做大型彩灯爬脚手架、用工程车也没问题,打算能做多少年就继续做多少年。”

一家四人从事彩灯行业 “那么多人来看自己做的彩灯很有成就感”

今年60岁的李贵华也是自贡人,曾是建筑行业的一名水电工,改行做彩灯已有10余年。“以前干水电工一年收入七八万,后来工作不太好找,我们当地彩灯业挺发达的,就转行了。进入彩灯行业当钳工后,一年能收入超10万。”

李贵华的爱人陈静今年53岁,以前是卖观赏鱼的,在丈夫转行时,她也跟着进入彩灯行业当裱糊工。陈静说,她喂观赏鱼久了就不想喂,想改行,就去学了彩灯裱糊。“我喜欢彩灯事业,喜欢这门工作。裱一样东西出来就很有成就感。钳工焊完骨架、电工装好灯,彩灯还是只有一个架子,不好看,只要把它裱好了就漂亮了。”

李贵华夫妻俩和张玉寒、邱美英在同一家彩灯公司,而他们的大女儿和女婿也是彩灯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就是看我们做彩灯收入还不错,经过培训后做起了裱糊工和钳工,也有七八年了。”李贵华说。


去年,公司承制了北京园博园中秋国庆灯会和春节灯会的彩灯,李贵华都参与了制作。这些彩灯前面一些工序在是自贡完成的,再运到北京现场安装,他也来到北京参与安装工作。“春节前那段时间,真的太忙了。除了自贡本地的彩灯和北京园博园的灯会彩灯,我们还做济南、台州的灯会彩灯,一直加班到除夕前一天,有时要加班到晚上11点。”

在一个100多人的彩灯施工制作团队中,光钳工就有70到90人,裱糊工有二三十人,电工有十多人,美工就几个人。李贵华是钳工组组长,最多要带七八十人。他说,一组大型的花灯骨架,要焊接几万次,同一组花灯经常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工匠一起做。“焊接是否稳固,涉及到安全问题,公司要求很严,需要焊接技术过硬。焊接好了就喷漆,做防锈处理。之后就交给电工布线、串灯。”

做彩灯是李贵华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自己做的彩灯展出时,那么多人来参观,一天甚至好几万人,他感觉很有成就感,“也是一种骄傲,好多外地人来参观,还夸我们做得好。”

春节灯会的彩灯目前正在展出,李贵华则被公司派到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守展,要负责开灯、关灯、巡查。“不太忙,一天收入也有300元,到灯会结束可能得5月份了。上半年算是灯会淡季,公司也不会特别忙,下半年节日比较多,会比较忙。如果是从事建筑行业,正月十五一过,我就要出去干活了。”


随着年龄增大,夫妻俩打算再做一两年就不做了。陈静坦言,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做彩灯要爬高,有的彩灯高一二十米,脚手架搭到三四层楼那么高,还要上高空吊车。我们已经退休了,养老金加起来1万元左右,小女儿也20多岁了,没什么负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张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