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明,今年45岁,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后来在一个小县城安了家。妻子王芳是本地人,温柔贤惠,踏实能干,我们结婚二十年,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过得安稳。
我年轻时学的是水电维修,后来自己开了家小电器维修店,生意还算过得去,养家糊口没什么问题。妻子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每月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
我还有一个弟弟赵强,比我小五岁,从小就聪明,成绩比我好,父母也更偏爱他。后来家里供他上了大学,他毕业后去了外地,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资比我高不少,但这些年却很少回家,更别说对母亲尽什么孝道了。
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一直跟着我生活。
12年前,老家拆迁,母亲就搬来我家住,当时她说:“反正你们这房子宽敞,我一个老太太住在老家也不安全,干脆搬来跟你们一起。”我和妻子都没意见,觉得老人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这些年,母亲住在我家,吃穿用度全是我和妻子负责。
妻子对她很尊敬,也从不让她干重活。
可母亲的态度却一直让我觉得心寒——她偏心弟弟,凡是家里有好吃的,她总想着留给弟弟,逢年过节还会偷偷给弟弟寄钱。
我不是不孝顺,但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直到最近,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事,让我彻底寒心……
02
那天,我在家里翻找一份重要的维修合同,无意间在母亲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旧布包,里面厚厚的一叠存折吓了我一跳。我随手翻开,看到上面的存款余额时,心里猛地一沉——130万。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母亲这些年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平时连买衣服都要和我商量,怎么会有这么多存款?
我努力回忆,突然想到12年前老家拆迁的事。当时母亲说拆迁款不多,家里老房子面积小,政府的补贴也有限,最后只拿了一点点补偿费,还说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因为我当时忙着经营维修店,也没细问。
可现在看来,母亲当初根本没说实话!她不仅拿了拆迁款,而且把这笔钱偷偷存了起来,整整130万,却从未提过要拿出来贴补家用,甚至在我和妻子为生活精打细算时,她依然默不作声。
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愤怒又委屈。这些年,我们小心翼翼地孝顺她,妻子甚至为了照顾她,推掉了不少加班的机会,宁愿少赚点钱也要在家里多陪陪她。而她呢?她明明有能力减轻我们的负担,却选择了隐瞒。
我拿着存折走到客厅,母亲正在沙发上看电视,悠闲地嗑着瓜子。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把存折放在她面前,声音尽量平稳地问道:“妈,这钱是怎么回事?”
母亲的脸色立刻变了,她伸手去拿存折,却被我按住了。她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我攒的私房钱,你管这个干什么?”
“私房钱?”我冷笑一声,“130万?妈,你当初不是说拆迁款只有几万块,早就花光了吗?”
母亲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自己的钱,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再说了,我把钱存着,是为了将来万一生病了,不用麻烦你们。”
她的语气不容置疑,甚至带着一丝责备,好像我才是那个不讲道理的人。我心里一阵发凉,原来,在她心里,我就是那个会贪图她钱财的儿子?哪怕这些年是我在供养她,她却从未真正信任过我?
我看着她,心里忽然涌起无尽的委屈和愤怒。
“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家的,花我们家的,我们从来没和你计较过一分一毫。可你呢?你不仅隐瞒拆迁款,还偷偷寄钱给弟弟。你是不是早就打算好了,要把这笔钱留给他?”
母亲被我戳中了心思,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但依然嘴硬:“强子是我儿子,我给他钱怎么了?他在外地工作也不容易,房子要买,孩子要上学,我不帮他谁帮他?”
听到这里,我彻底明白了。母亲的心,从始至终都在弟弟那里。我这些年的付出,不过是她理所当然享受的“义务”,而弟弟的困难,才是她真正关心的。
我深吸一口气,不想再争论下去。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弟弟的电话。电话一接通,我直接开口:“妈以后你养吧。”
弟弟在电话那头愣住了,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冷笑了一声,把事情简单讲了一遍,然后说:“妈这么疼你,这些年一直给你钱,现在她有130万存款,你应该尽孝了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弟弟低声说:“哥,我……我也有自己的家庭,我真的……”
“不用说了。”我打断他,“反正从今天起,妈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要是孝顺,就接她回去好好供养;你要是觉得麻烦,那就让她自己拿钱住养老院。”
说完,我直接挂了电话。
我看向母亲,她的脸色苍白,似乎没想到我会做得这么决绝。我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回了房间。
这些年,我已经尽到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可母亲的心,终究不在我这里。
03
第二天,母亲默默收拾了行李。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临走前,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
弟弟最终没有接她回去,而是帮她找了一家不错的养老院。她带着她的存款,住进了那里。
有时候,我会想,或许她在养老院的日子会更自在,毕竟那里没有“偏心”的困扰,也没有“长子该尽孝”的道德绑架。
至于我,心里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解脱。
从今往后,我的家,只属于我和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