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张桂芝,今年56岁,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的时候,我只读到初中,后来家里条件不好,就早早辍学进了纺织厂上班,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后来工厂倒闭,我又在菜市场做了几年生意,总算攒了一点积蓄。现在,我和老伴靠着每月四千多的退休金过日子,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我有一个儿子,叫刘洋,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市里的一家私企上班,工资不算高,一个月七八千块钱,勉强能养活自己和媳妇。
他的媳妇,也就是我的儿媳妇王琳,今年28岁,婚前在一家培训机构做文员,结婚后就辞职在家,说是要准备怀孕,安心养胎。
儿子和儿媳结婚两年了,婚后一直没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虽然着急,但也不好催得太紧,毕竟年轻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可是,前几天,儿媳突然和我摊牌,说她不是不愿意生,而是要讲条件——如果我要抱孙子,就得先答应她几个要求。
她的要求很直接:生孩子后,她坐月子至少要2万块的月子中心费用,孩子出生后,我每个月要给她4000块钱带娃费,否则她就暂时不考虑怀孕的事。
听到这个要求,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她说得理直气壮,好像生孩子不是他们夫妻的事,而是我们做公婆的责任。我要抱孙子可以,但必须拿钱“买”才行。
我当场就火了,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生孩子本来就是他们夫妻的决定,凭什么要我们出钱?
再说了,我们老两口每个月退休金加起来也就四千多,自己还要生活,哪来的闲钱再去贴补他们?
于是,我冷着脸回了一句:“爱生不生,别找我!”
02
听到我这句话,儿媳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嘴巴张了张,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拒绝。
她瞪着我,语气也变得冲了起来:“妈,这可是你亲孙子,你不想抱孙子吗?现在谁家生孩子不是公婆出钱?我闺蜜她婆婆给她全款买了月子中心,还请了月嫂,连奶粉钱都包了。您这点钱都不愿意出,是不是根本不想让我生孩子?”
我被她这话气得不轻,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生孩子,还是做买卖?
儿子在一旁也皱起了眉头,像是有些不耐烦:“妈,琳琳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带孩子不容易,我们俩工资也就勉强够用,您要是能帮衬点,我们也能轻松些。”
我看着儿子,心里又气又寒心。他从小到大,吃穿用度哪一样不是我们省吃俭用供着?读书时学费、生活费,我们从来没少给过。
结婚时,家里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给他们付了房子的首付,连装修的钱都是我们出的。现在他倒好,娶了媳妇就站在媳妇那边了,连我这个当妈的都不顾了。
我冷笑了一声,语气不善地回道:“那你们当初结婚的时候怎么没想着压力大?房子是我们买的,装修是我们出的,现在生孩子了,又要我们掏钱。你们倒是轻松了,我们老两口怎么办?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儿媳听我这么说,脸色更难看了,语气也冲了起来:“妈,您这话就不对了。您和爸就一个儿子,钱不给我们,难道还要留着养老吗?再说了,我们要是不过得好,您们也不会安心吧?您就当是投资未来,等孩子大了,他还能孝顺您呢!”
听到这话,我差点没笑出声来。我活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想着“啃老”,却从来没想过以后会不会真的孝顺父母。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老人倾尽所有给儿子买房买车,甚至把养老金都搭进去,可最后呢?等他们真的老了,身体不好了,儿子、儿媳嫌他们麻烦,不愿意照顾,甚至有的还想着把他们送去养老院。
想到这些,我心里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我叹了口气,语气放缓了一些,但态度依旧坚定:“琳琳,洋洋,妈不是不想帮你们,但这个钱,妈真的拿不出来。你们要是愿意生,就自己想办法,毕竟孩子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
我以为我这话说得够明白了,可儿媳却瞬间炸了:“妈,您这话的意思就是不管呗?行啊,那以后孩子也别指望我带,反正您都不愿意出钱,那就别想让我伺候您们!”
说完,她直接甩门进了房间,把我们母子俩晾在了客厅里。
我气得胸口发闷,回头看了眼儿子,发现他脸上竟然带着几分无奈和犹豫,似乎在思考该怎么劝我。我心里更凉了,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最后竟然被媳妇牵着鼻子走,连自己的立场都没有了。
我叹了口气,摆摆手:“别劝我,你们的日子你们自己过,别想着靠我们。”
儿子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低着头回了房间。
这事就这么僵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气氛一直很沉闷。儿媳几乎不怎么和我说话,吃饭的时候也是匆匆几口就回房间,连带着儿子也变得沉默了许多。我知道他们心里不高兴,可我也没办法妥协。
直到有一天,我去邻居家串门,才知道了一件让我更加坚定自己决定的事。
邻居王姐的儿媳妇前几年生了孩子,当时也是让王姐掏钱付月子中心的钱,还要求她每个月给生活费。王姐心疼儿子,咬咬牙答应了,可结果呢?
儿媳坐完月子后,就把孩子丢给了王姐,自己跑去上班了,家里大小事情全都甩给了她。王姐累得不行,可一抱怨,儿媳就说:“反正您孙子也是您的责任,您不带谁带?”
更过分的是,几年后,王姐身体不好了,想让儿子、儿媳帮忙照顾一下,可儿媳却嫌她“太麻烦”,甚至还劝儿子把她送去养老院。王姐心寒透了,可那时候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听完王姐的遭遇,我心里越发坚定了。如果现在我妥协了,答应儿媳的要求,那以后她还会得寸进尺,甚至可能会把我们老两口当成提款机,随叫随到。
当天回家后,我找了个机会,把儿子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洋洋,你是妈的儿子,妈不可能不帮你,但妈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惯着你。你们要生孩子,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能什么都想着靠我们。再说了,妈也不是不帮忙,孩子出生后,妈可以帮着带,但钱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
儿子听了这话,皱了皱眉,似乎想争辩什么,可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可是,儿媳却没有这么容易妥协。她依旧对我冷冷淡淡,甚至有一次,当着我的面对儿子说:“既然你妈不愿意出钱,那咱们就别生了,反正我也不稀罕!”
我听了这话,心里又气又悲哀。在她眼里,生孩子根本不是一件出于爱和责任的事情,而是一个“交易”。如果这个交易不划算,她宁可不生。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爱生不生,反正别找我。”
这场家庭战争,似乎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03
这场僵持持续了一个多月,家里的气氛依旧冷冷清清,儿媳对我爱答不理,甚至连儿子都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我能感觉到,他夹在中间很难受,可这件事上,我不会退让。
有一天,老伴悄悄对我说:“你要不就算了吧,咱们也不是拿不出这点钱,忍忍过去,抱上孙子不就好了?”
我听了之后,心里一阵难过。**是啊,钱我们确实拿得出,可问题是,这个钱一旦出了,就像是开了个缺口,以后呢?她还会不会再提更多要求?**如果她今天要2万的月子钱,明天是不是就要10万的育儿基金?等孩子长大了,是不是又要我们出钱买学区房?
我叹了口气,摇摇头:“不是钱的问题,是这个家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
老伴沉默了,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天晚上,我听见儿子和儿媳在房间里吵架,声音不大,但能听出火药味。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摔门出来,脸色阴沉地坐在客厅里抽烟。我走过去,轻声问他:“吵什么呢?”
他苦笑了一下,眼里满是疲惫:“她说既然你们不愿意出钱,她就不生了,还说她朋友在外地有个好工作,想让她过去发展,让我考虑考虑跟她一起去。”
听到这话,我心里猛地一沉。我知道,这场关于孩子的争执已经不只是钱的问题了,而是他们的婚姻也出现了裂痕。
我看着儿子,缓缓说道:“洋洋,妈不想干涉你们的婚姻,但你自己想清楚,这个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生孩子是你们夫妻的事,不该变成一场交易。你要是真心想要这个家,就和她好好谈谈。但如果她只把你当提款机,你也要想清楚,这样的婚姻到底值不值得继续。”
儿子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抽着烟,眉头皱得紧紧的。
几天后,儿媳真的收拾行李走了,说是要去外地找工作。儿子没有挽留,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离开。
这件事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或许,有些人,有些婚姻,终究是不能走到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