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中年者,人生之秋也。秋之于岁,乃收获之季,亦是沉淀之时。人至中年,当有所悟,有所养。养生之道,非独养身,亦在养心。
余尝思之,养生之要,在于回归内心之慢生活。世事纷繁,人事冗杂,然人之心性,本应宁静致远。故当择一幽静之所,或山林之间,或溪畔之畔,或书斋之内,以慢生活为伴。晨起听鸟语,暮归赏落霞;闲来品香茗,倦时读诗书。如此生活,虽无繁华之盛,却有清幽之趣,足以养性怡情。
与最舒服之人相处,亦是中年养生之妙法。人生在世,交往无数,然能令人心安者,寥寥无几。故当择一二知心之人,或为挚友,或为亲朋,或为伴侣。与之相处,无需刻意修饰,无需虚情假意,但凭真心相待,自在随性。谈笑风生,不觉时光之逝;促膝长谈,不觉世事之烦。如此相处,虽无轰轰烈烈之壮举,却有平淡真挚之情谊,足以慰藉心灵。
中年养生,亦在于远离喧嚣,回归本真。昔日之轰轰烈烈,花红柳绿,虽曾令人陶醉,然于中年之后,皆如过眼云烟。余所愿者,唯安安静静,朴朴素素,平平淡淡而已。无须追逐名利之虚荣,无须沉溺繁华之浮躁,但求心之所安,身之所适。如此生活,虽无奢华之享,却有质朴之乐,足以颐养天年。
养生之道,亦在无愧于人,无愧于心。人之一生,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年之后,当以正直为本,以善良为怀,以诚信为行。待人以诚,处事以公,不欺于人,不愧于心。如此为人,虽无惊天动地之伟业,却有坦荡无私之胸怀,足以安身立命。
余尝闻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中年养生,亦当如是。不必远离尘世,但求内心之宁静;不必追求奢华,但求生活之本真。如此,则虽处繁华,亦能心如止水;虽居陋室,亦能怡然自得。此乃中年养生之至理也。(配图摄影 赵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