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在农历新年中虽然是一个稍显低调的日子,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称——“老鼠日”。这一天,民间流传着 “吃 3 样,做 3 事” 的传统,据说遵循这些习俗,

日子越过越顺利!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分别指的是什么!



正月十二为何被称为“老鼠日”

相传在创世神话中,玉帝决定选拔十二种动物作为生肖,以一年中的十二时辰为名,轮流守护人间。老鼠凭借其机智与狡猾,通过骑在牛背上并在最后一刻跃居首位的方式,赢得了十二生肖之首的位置。尽管这一故事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们对智慧的赞美,也促使人们在正月十二这一天,对老鼠这一生肖给予特别的纪念。



吃3样

饺子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饺子几乎成了节日餐桌上的必备之选,所以正月十二也不例外。由于饺子的形状酷似古代的元宝,所以象征着财富与好运。

在这一天吃饺子,不仅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延续,更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一年财源广进、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

年糕

年糕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因其名字中的“年”和“高”字,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正月十二食用年糕,既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事业、学业能够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期许。



面条

正月十二吃面条,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同时也希望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能如面条般顺滑无阻,没有波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面条更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它以其简单而又不失深意的形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3事

捏老鼠嘴

人们会用面粉制作成老鼠的形状,然后用筷子将老鼠的嘴巴捏紧,寓意着把老鼠的嘴巴封住,不让它们偷吃粮食。在过去的时候,老鼠常常会破坏庄稼和粮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通过捏老鼠嘴这一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粮食丰收的渴望的向往。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一习俗依然被传承下来。



搭灯棚

人们会在这一天开始准备元宵节的花灯,搭建灯棚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灯棚的搭建需要精心设计和制作,通常会用竹子、木棍等材料搭建框架,然后用彩纸、丝绸等进行装饰。搭建灯棚不仅是为了展示花灯,更是为了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灯棚上的花灯通常形态各异,有动物形状的、人物形状的,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如今,虽然现代的花灯制作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但搭灯棚的习俗依然保留着,成为了元宵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剪刀

在传统观念中,老鼠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而剪刀的形状像老鼠的牙齿,人们认为如果在正月十二这一天不把剪刀藏起来,老鼠就会咬坏衣物和家具。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将家中的剪刀收起来,放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

这一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对家庭的爱护,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生活中的不如意,让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写到最后

正月十二老鼠日,虽然不如春节、元宵节那样热闹非凡,但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吃3样,做3事”,人们不仅享受了美食的味蕾盛宴,更在习俗中寄托了对家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用心体验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让新的一年顺顺当当。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