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只用盐水洗等于白洗,水果店老板教我一招,农药虫子全洗掉
这几天,市场上车厘子又大量上市了。昨天路过水果店,看到一箱箱进口车厘子码得整整齐齐,个个饱满红润,不少人围着挑选。价格从几十到上百一斤不等,称得上是“水果界的奢侈品”了。
开了20年水果店的老王正忙着给顾客介绍不同品种的车厘子。趁着店里人不多,我跟老王聊起了车厘子的选购和清洗问题。没想到这一聊,才知道大家平时清洗车厘子的方法都不太对路。
“现在很多人图省事,买回来就用盐水随便泡一泡。这样洗根本没用,跟白水洗差不多。”老王放下手中的活计,给我讲起了车厘子清洗的门道。
根据我这些年采访农业专家和果农的经验,车厘子表面的农药残留和虫卵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长期打农药防虫留下的残留,二是采摘、运输、储存过程中沾染的细菌和果蝇产下的虫卵。
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小觑。山东一位果园老板告诉我,虽说现在种植技术越来越规范,但为了保证果实品相,生长期间还是要打几次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如果清洗不干净,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果蝇问题也不少见。“车厘子甜度高,特别招虫子。从采摘到运输再到上架,这一路上都可能被果蝇光顾。”老王说,“去年就有顾客反映,吃到一半发现里面有小虫子,这事让我印象特别深。”
那到底该怎么洗呢?老王教了我一个土方子,用了20年都觉得好使: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 准备40度左右的温水,水温要刚好,太烫会伤果皮,太凉清洗效果差
- 加入小苏打和食用白醋各一汤匙,充分搅拌
- 把车厘子整个放进去浸泡15分钟,记住不要提前摘果蒂
- 期间用手轻轻翻动2-3次,让清洗液均匀接触每个车厘子
- 捞出后用清水冲洗2-3遍
- 最后沥干水分即可食用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
- 小苏打呈碱性,能中和残留的酸性农药
- 白醋的醋酸可以溶解某些农药成分,还能杀死虫卵
- 温水能增强清洗效果,让农药更容易分解
- 多次翻动确保清洗更彻底
- 果蒂要留着,不然会有“伤口”让脏东西渗进果肉
清洗时要特别注意几点:动作一定要轻柔,车厘子表皮娇嫩,稍微用力就会破损。
破损的地方不仅影响口感,还容易滋生细菌。水温要适中,太烫会破坏果皮,太凉清洗效果差。浸泡时间别超过20分钟,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
去年冬天我去山东采访水果种植基地,当地果农说现在种植技术越来越规范,农药使用也更科学,但运输环节的卫生问题依然存在。从采摘到上架,车厘子要经过多次转运,难免会沾染细菌和虫卵。
清洗完的车厘子最好24小时内吃完。如果一时吃不完,要把水分沥干,放进保鲜盒冷藏保存,但别超过3天。时间太长会影响口感,严重的话还可能发霉变质。
说到挑选车厘子,很多人只看个头大小,这个想法也不全对。老王建议记住这几点:
外观方面:
- 果皮要有自然光泽,颜色均匀饱满
- 表面紧实,不能有明显褶皱或软烂
- 果蒂要新鲜,颜色发黑或发干的不要买
口感判断:
- 果实要有适中硬度,太软的可能已经过熟
- 果蒂凹陷越深,甜度通常越高
- 个头均匀、形状规则的口感更好
购买建议:
- 最好选择正规商家,可以保证进货渠道
- 散装比礼盒装更实惠,但要注意检查品质
- 买回家当天最好就吃,新鲜度最佳
价格方面,老王说:“车厘子确实不便宜,但也分档次。便宜的40-50一斤,好点的要七八十,智利进口的能卖到一百多。价格主要看产地、品相和个头大小。”
我问他有没有便宜又好吃的选择,老王笑着说:“想吃好的,就别太在意价格。车厘子这东西,价格和品质还是挺对等的。要是觉得贵,不如少买点,保证质量比较实在。”
老张觉得,吃水果确实是件让人愉快的事,但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车厘子再贵也别在清洗上偷工减料,多花几分钟好好清洗,才能吃得放心、吃出健康。
眼下正是享受车厘子的好时节,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大家买到好车厘子,吃到放心车厘子。买的时候多花点心思,洗的时候多费点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这个“水果界网红”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