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陆云琦 2025-02-07 21:36:05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秘书长、青岛中韩青年创客基地负责人,王可锋。(来源:信网)

信网2月7日讯 为推动青岛中医药事业迈向新高度,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秘书长、青岛中韩青年创客基地负责人王可锋提交提案,呼吁以开放中医药“院内制剂”范围为突破口,促进产业转化,激活青岛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备受国家重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 2030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将推动中药院内制剂发展、促进成果转化作为重要任务。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各地积极响应,青岛也凭借自身良好的中医药实践基础,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王可锋委员指出,中医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理论实践体系,院内制剂是其传承创新的关键载体。许多院内制剂源于名老中医经验方与中医古籍经典方剂,加大开放范围能让这些珍贵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临床。同时,促进院内制剂的产业转化,可吸引科研力量与企业参与,推动中医药在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创新,提升中医药科技含量与竞争力,助力其现代化发展。

青岛各大医院的院内制剂优势显著,基于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研制,针对性强、疗效确切,在疑难病症和罕见病治疗中发挥独特作用。与市场成药相比,其品种和剂型更为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用药选择,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开放院内制剂范围、促进产业转化,能打通中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中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效益。作为特色产业,中医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加大产业转化力度可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为此,王可锋委员提出多条建议。“寻中药”,由青岛卫健委筹备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医药院内制剂资源库,收集各医疗机构的院内制剂信息,同时加强民间验方收集和古籍文献挖掘,建立数字化平台。

“试中药”,委托试点医院制定临床试验标准,推动试点医院的试中药的工作,拓展合作模式,做到监督、跟进、数据、反馈全面覆盖,

“用中药”,试点成功后青岛扩大医疗机构内部使用范围,在医联体、医疗集团内灵活应用,建立临床应用反馈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并加强培训。

“转中药”,鼓励高校、医院、企业就院内制剂开展产业互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转让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