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听劝”成了观众衡量剧方诚意的重要标准。
《九重紫》剧方于近期宣布购入音乐《戏文说》的版权用以推广,自该剧上线起,短视频平台主播与用户便发现《戏文说》与剧集适配度超高,一时间大量二创视频都使用该音乐进行剪辑。
在爆火二创视频的助推与观众的呼声中,剧方迅速响应、满足剧粉心愿,聆听受众声音并积极采纳的行为收获好评无数。
其实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受众早已对内容拥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权,从在书粉的力荐下被《东宫》购买的《爱殇》到如今的《戏文说》,官方OST不对味就自己剪辑配乐逐渐成为潮流,影视配乐产业的发展也由剧方独掌大权的古早时期迈入到二创时代。
在全新的发展浪潮驱动中,影视配乐突破了传统产业的边界、释放出崭新而独特的商业价值。
缔造经典OST
实现内容营销两开花
OST是Original Sound Track的缩写,意思是“影视原声带”或“原声音乐大碟”,指一部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或舞台剧等作品中所使用的全部音乐。
国产影视剧中,OST的发展历程由来已久。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时,便已经出现专业的影视音乐创作,《渴望》中由毛阿敏演唱的同名主题曲与《西游记》中至今具有超高辨识度的《敢问路在何方》,都是经典剧集的点睛之笔。
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OST的创作融入了更多新兴元素。《仙剑奇侠传三》作为仙侠剧的巅峰代表作,其创作出的《生生世世爱》《偏爱》等OST便使用了古筝、琵琶和吉他、电子鼓等乐器,将古风与摇滚等丰富的元素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音乐的受众圈层。
而如今,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和用户生成内容的风靡改变了OST的传播方式、也影响了OST的创作,OST的火爆与二创视频变得息息相关,歌红剧不红的案例频繁出现。
从诞生初期作为影视剧的辅助而存在,到与影视剧相互影响、深度融合,OST的地位上涨来源于二创时代受众对影视音乐的需求提高,也反映出OST在影视产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凭借深厚的情绪渲染功力,OST得以塑造独特氛围、强化观众对影视内容的记忆点。
《爱情公寓4》第5集盗梦空间里,梦中的美嘉因生子难产的情节成为该系列剧集令人印象深刻的虐点,恰到好处响起的《虹之间》尽管在整部剧中只出现过一次,仍然在音乐平台蝉联内地榜单冠军7周,仅需前奏就能令观众回忆起这一经典桥段。
歌曲与情节紧密结合、观众的记忆得以不着痕迹地深化,哪怕距2014年播出已过十年,有关《虹之间》歌曲的翻唱与相关剧情的讨论依然层出不穷,2024年音综《天赐的声音》中,王赫野与姚晓棠翻唱的《虹之间》播出后便在全网获得了超过百万的播放量。
维持长期热度之外,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二创作品的持续发力下,OST也成了新剧进行宣传营销不可缺少的环节。
《苍兰诀》热播时期《诀爱》不仅全网播放量突破千万、创下过单日收听量达70w +的成绩,还成为二创视频使用的热门歌曲,通过翻唱、高光片段剪辑等形式成功令与《苍兰诀》相关的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200亿。
风格鲜明的OST宛如万能灵药,既能巧妙地融入每一个情节,让观众情绪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形成鲜明的长尾效应,也能成为剧集破圈的有力助推器,让剧集收获更广泛的关注、数据直线上升。
共鸣带动破圈
专属配乐助艺人升咖
作为一门面向B端的生意,对OST出品方来说,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作品尽最大可能的传播,在此基础上,OST才得以发挥最大价值、带动多方实现共赢。
而对二创平台来说,OST若想成为配乐的热门选择,内容契合、旋律百搭则缺一不可。
以近几年影视剧OST收藏量前十的作品为例,从《诀爱》(《苍兰诀》)到《笼》(《消失的她》)再到《小美满》(《热辣滚烫》)和《澎湃》(《永夜星河》),均存在着相似的特点。
首先是歌词紧扣角色境遇,在涉及杀妻案的剧情里,《笼》那句“为何绚烂让人扑空,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既点出了剧中女性角色的痛苦心境、又映射出当下众多女性的情感困境,切题的“判词”戳中了观众的情感痛点,也成为该OST爆火的关键。
其次,朗朗上口的旋律也跨越了歌曲传播过程中的阻碍,周深演唱的《小美满》与虞书欣演唱的《澎湃》都以简单易记又充满感染力的旋律为主,尽管风格各异但都便于跟唱与记忆,这一优势也为二创视频创作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令二创作品得以更好地应用与传播。
当然,在中短视频平台强势占领宣发市场的背景下,契合角色的成熟OST创作能够达成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若剧方未能制作出与大火角色相匹配的OST,“全自助”配乐便会取而代之,《戏文说》等二创配乐正由此出圈。
而在挑选符合剧情的配乐之外,二创平台也热衷于为大火的角色寻找“人生配乐”。
《墨雨云间》播出期间,南征北战多年前发布的歌曲《原来》突然翻红,只因抖音、B站等平台的用户发现肃国公萧蘅的角色写照与该音乐高度吻合,一众二创视频便“吻”了上来。
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带动歌曲全网话题度突破4亿,还令萧蘅成功在3天内登上27次热搜榜,演员王星越更是凭借此完成由“小孩哥”到“内娱曹操”的人设转换,开辟了“夺人妻”这一不同寻常的赛道,从无人问津的18线顺利晋升,口碑与热度齐飞。
而在《狂飙》播出时,张杰为《美人制造》演唱的OST《听》则成了高启强的专属配乐,强节奏感的旋律与高启强发迹后张扬的行径十分匹配,瞬间成为相关二创视频配乐的“香饽饽”。
且由于热度持续高涨,该歌曲不仅为张颂文的个人热度再添一把火,还在《披荆斩棘的哥哥》《我们的客栈》等综艺中出现并多次登上热榜,成为提高节目热度的利器。
与以往依靠官方OST推动数据上涨的方式不同,在二创平台崛起后,凭借对观众情感痛点的敏锐捕捉,能够引起共鸣的“民间”配乐对剧集中角色的破圈与演员的知名度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贯通商业链条
线上线下全面吸金
事实上,影视配乐虽对剧集本身及其衍生产业影响广泛,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仅被视作附属产物,商业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挖掘。
直至2019年现象级剧集《陈情令》爆火,定价20元的《陈情令国风音乐专辑》一经上线便展现出惊人的吸金能力。仅仅4小时,QQ音乐、酷狗音乐与酷我音乐三大平台的累计销售额就突破了265万元,国产OST专辑产业化发展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也为OST产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渠道,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成了影视配乐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
《陈情令》官方推出线上演唱会,邀请一众主演出场演唱《无羁》等剧中经典OST与各角色的人物曲,尽管采用付费观看模式却丝毫未减剧粉们的热情,观众人数达 320 余万、线上直播所得收益近亿元,包括《无羁》在内的多首歌曲也在当天迅速登顶音乐平台热榜。
随后《琉璃》《苍兰诀》与《莲花楼》等一众剧方纷纷效仿,在剧集与OST收获热度后举办线上演唱会,以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曝光与知名度、延长 IP 热度周期。
而在线下产业中,一方面,以剧集OST制作出的CD、黑胶唱片等精美实体专辑成为剧粉为剧消费的重点,播出近一年后《繁花》官方推出以3CD套装形式发行的原声带内地版实体专辑仍受到剧粉追捧,其中5000套限量编码版更达成了1秒售罄的成就。
另一方面,由剧集与OST衍生出的线下演唱会也如火如荼的开启,《陈情令》泰国演唱会一票难求,A区第一排的票价甚至被黄牛炒至6万一张;《山河令》苏州演唱会门票14秒售罄,共有60万人次参与抢票;《莲花楼》乌镇演唱会门票以VIP抽奖形式获得,不少粉丝为增加中奖机率重金购买星钻年卡、甚至不惜续费十年VIP。
全方位的探索意味着国产OST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商业价值也在短视频等新兴渠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影视配乐摆脱了“配角”地位、成为了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独立产业分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相关的产业探索已不断推进,2024年收藏量破百万的OST仍仅有两首,与2023年的数据相比可谓是断崖式下跌。
其关键原因既在于近两年里以索尼、环球等为首的音乐大厂版权费提升、授权门槛提高,又离不开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影视版权风波的影响,多方压力之下,影视剧OST在二创平台的版权磨合问题日益凸显,作品数量下降、出圈数量也随之下滑。
可纵观当下市场环境,创作OST的剧方若想在未来持续发掘产业化的潜力,显然无法摆脱对二创平台的依赖。也许正因此,在创作质量之外,版权、利益的博弈如何平衡也将成为从业者思考的重中之重。
只是不知涉及到复杂的利益互让,剧方还能否如买下二创配乐版权时一般诚意满满地“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