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国际局势因美国一系列动作泛起涟漪。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作为,不仅牵动着国际关系的神经,更引发了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大批民众走上街头,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出访巴拿马,这一外交行程引发轩然大波。在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会面时,鲁比奥强硬施压,声称若巴拿马不即刻采取行动终止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所谓“影响和控制”,美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然而,鲁比奥并未明确指出美方期望巴拿马采取何种具体措施,也未说明巴方若拒绝会面临怎样的报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表示,巴拿马运河当下的状况“不可接受”。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此番言论毫无事实依据。巴拿马运河自1999年12月31日起,根据《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政府已全部收回运河管理和防务权,驻在运河区的美军也全部撤出。中国与巴拿马基于平等、尊重、互利的原则开展合作,在巴拿马运河的相关事务中,只是正常的商业参与,并未对巴拿马主权以及美国利益构成任何威胁。

事实上,美国此举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巴拿马运河作为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关键水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横跨两大洋的国家,掌控巴拿马运河能够极大地增强其对北美洲的掌控力,还可从运河的“过路费”中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美国一直有着扩张的野心,此前就有图谋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等动作,巴拿马运河自然也成为其觊觎的目标。

特朗普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曾多次声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甚至提出美国可以要求巴拿马“归还”运河。这种言论完全无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条约。在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前夕,巴拿马民众就因特朗普的威胁举行了反美示威活动。抗议人群中包括大学生、教师等,他们焚烧特朗普和鲁比奥的肖像与照片,期间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警察不得不发射催泪弹驱散群众。巴拿马教师工会领袖桑切斯明确表示,抗议人士坚决反对美国企图再次将巴拿马变为保护国和殖民地,将为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懈奋战。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一事件中,美国还无端将中国牵扯进来。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毫无根据的指责巴拿马违背承诺,私自将运营权交给中国;鲁比奥也附和称巴拿马运河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入口的两个港口对美国构成威胁,理由是相关公司总部在香港,就臆测其会听从中国政府指示。但实际情况是,相关公司在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活动完全是正常商业行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对美国构成威胁。巴拿马政府也对这种无端指责予以否认,并从1月20日开始对相关公司展开审计工作,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除了巴拿马运河问题,特朗普在其他国际事务中也频繁采取强硬行动。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试图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这些政策不仅引发了与墨西哥等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也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移民家庭被迫分离,儿童与父母在边境被拆散,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国内有大量民众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些政策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原则。

在中东地区,美国的行动同样引发了诸多问题。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这些制裁涉及石油、金融等多个领域,使得伊朗的对外贸易受阻,国内物价飞涨。同时,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也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感。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和流离失所。在叙利亚,美国支持的武装力量与叙利亚政府之间的冲突不断,导致当地局势长期动荡不安。许多叙利亚民众被迫逃离家园,成为难民,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特朗普的这些行动引发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大批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表达抗议。在巴拿马,民众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多次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他们高呼“国家主权万岁”的口号,坚决反对美国干涉巴拿马运河事务。这些示威活动不仅展示了巴拿马民众的团结和抗争精神,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了巴拿马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

在美国国内,同样有大量民众对特朗普的政策表示反对。在移民问题上,许多民众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停止实施那些不人道的移民政策,给予移民更多的关怀和尊重。在中东政策方面,民众也举行了反战示威,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这些抗议活动反映了美国民众对和平、公正的渴望,也对美国政府的决策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这些行动也纷纷表示谴责。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发表文章,批评美国的施压行径,强调所有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律平等,都有自主发展外交关系的权利,美国无权对他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其他国家也对美国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的干涉行为表示不满,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中东问题上,国际社会普遍呼吁美国停止对伊朗的制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从更深层次来看,美国的这些行动反映了其霸权主义思维。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世界秩序。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美国无视巴拿马的主权,试图通过施压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中东地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石油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不断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制造动荡。这种霸权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破坏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美国(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巴拿马民众的坚决抗争、美国国内民众的反对以及国际社会的谴责,都表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不得人心。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其他国家的实力逐渐增强,美国已经难以像过去那样在国际事务中为所欲为。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敢于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说“不”,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

未来,美国若想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尊重,就必须摒弃霸权主义思维,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应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对于巴拿马运河问题,美国应尊重巴拿马的主权,停止无端干涉;在中东问题上,应通过和平谈判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传出的这些风声以及特朗普的突然行动,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震动。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反映了对美国霸权主义行为的不满。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让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