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设想一下:当你辛苦工作了几个月,满心期待着月底的奖金能给自己带来一丝慰藉,结果秘书告诉你月底奖金泡汤了。

而这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追问奖金为何没了,或者思考如何弥补这个月的财务空缺,

反而是心里窝火,忍不住想要对那个“不幸”来告诉你这个坏消息的人发难



即使理智告诉你,他只是执行命令,传达信息,但那股无名之火还是莫名地烧了起来,仿佛是他亲手夺走了你的奖金。

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是不是听起来既熟悉又无奈?

当别人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时,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是愤怒、指责,甚至迁怒于那个传递消息的人。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形象地称为“波斯信使综合征”。

一、“波斯信使综合征”名字由来

“波斯信使综合征”(Persian Messenger Syndrome)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波斯帝国的一个历史典故。

传说在波斯帝国,如果一个信使带来了坏消息,国王无法接受坏消息,

每当信使带来负面消息时,国王的第一反应是杀掉信使,而不是处理消息本身



久而久之,信使们不再传递坏消息,国王沉浸在好消息的幻觉中,最终因无法得知真实情况而亡国。

这种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坏消息本身让人不快,而传递坏消息的人就成了“替罪羊”,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怒火。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情绪转移”或“投射性愤怒”。

二、“波斯信使综合征”在生活中的表现

在现代心理学中,波斯信使综合征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坏消息时,将愤怒和焦虑情绪转移到传递消息的人身上,而不是冷静地处理问题。

这种现象在职场、家庭、朋友关系中都非常常见。以下是一些典型场景:



1、职场工作。

有时候,员工鼓起勇气向领导报告项目遇到了难题,结果领导没急着想办法,反而先对报信的员工发了火。

这就会导致在一个需要讨论做出决策的会议中,大家都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是附和上司,避免被迁怒。

但长此以往,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职场打工人老李最近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他是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一个重要的客户项目。



某天,他的下属小张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李经理,客户那边对我们的方案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他们说如果不改,可能会取消合作。”

老李一听,心里顿时冒出一股无名火。他没有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反而对小张发火:

“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之前不是让你跟客户沟通好吗?你怎么做事的?”

小张被骂得一脸懵,心里委屈极了。他明明只是如实汇报情况,却成了老李情绪的发泄对象。

后面老李也意识到自己发泄情绪、迁怒他人是不对的,自己的愤怒并不是源于小张,而是对项目可能出现问题的焦虑恐惧



2、社交场景。

例如,朋友告诉你一个不利于你的消息,咱们有时候不是冷静思考,反而会先对那个告诉消息的人心生不满,产生不好的印象。

3、投资决策。

在投资的时候,股市往往是风云变幻的。

要是市场走势不妙,有的投资者不是忙着调整自己的投资计划,反倒先怪起了提供市场资讯的分析师或是交易平台。

三、“波斯信使综合征”带来的负面影响

波斯信使综合征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但它对自己和周边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首先,当我们把负面情绪发泄在传递消息的人身上时,往往会伤害到对方的情感。



这种情绪转移如果长期存在,会破坏我们与同事、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信任的破裂。

其次,这种综合征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情绪发泄上,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这会导致我们错失解决问题的黄金时间,甚至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对于传递消息的人来说,他们不仅要承受坏消息本身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我们的情绪发泄。

这会让他们感到委屈、无助,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从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波斯信使综合征”背后的成因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行为背后有几个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1、转移负面情绪:坏消息往往会引发焦虑、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而传递消息的人就成了这些情绪的“出口”。

我们无法直接对问题本身发火,于是就把情绪转移到了传递消息的人身上。



2、逃避自身责任:有时候,坏消息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责任或面对困难。

为了避免这种压力,我们会选择把责任推给传递消息的人,仿佛问题出在他们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

3、自我控制感的缺失:坏消息往往意味着事情脱离了我们的控制,这种失控感会让我们感到不安。

为了重新获得控制感,我们会通过指责传递消息的人来试图“掌控”局面。

五、如何避免“波斯信使综合征”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会情绪管理

当我们听到坏消息时,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但关键是要意识到并控制这种情绪。

比如,当朋友告诉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愤怒。此时,不要急于发泄情绪,而是先深呼吸,给自己几秒钟冷静下来。



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愤怒是因为成绩不好,还是因为朋友告诉我这件事?”意识到情绪的存在并冷静思考,是避免冲动行为的第一步。

其次,区分消息与传递者

坏消息本身和传递消息的人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比如在公司,当同事告诉你项目进度出了问题时,你可能会本能地对同事发火。

但其实,问题出在项目本身,而不是传递消息的同事。

试着对自己说:“这个消息让我很不舒服,但传递消息的人并没有错,他只是让我知道问题的存在。”

这样,我们就能避免将情绪错误地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最后,培养同理心

试着站在传递消息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可能也是出于好意,或者只是履行职责。

比如,当家人告诉你体检结果不太好时,他们可能比你还担心,只是希望你能重视起来。

培养同理心,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不仅能减少情绪转移的可能性,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同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波斯信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但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下次当你听到坏消息时,不妨先深呼吸,告诉自己:“传递消息的人并没有错,我要冷静下来,解决问题。”

这样,你不仅能避免波斯信使综合征,还能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理性的人。

-The End - 作者-小天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