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怎么那么爱插裤兜?
今天咱们接着聊电影《哪吒》,依然不会有任何剧透,所以请放心阅读。
从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始,人们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想象,影片中的小哪吒,没事就插着裤兜:
大摇大摆:
图:均来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下同
闲庭信步:
吊儿郎当:
哪吒插兜,耍酷感十足,气场十足,逍遥劲儿十足,松弛感拉满,甚至官方宣传时,也把哪吒空气插兜作为重要元素:
官方发布的海报、剧照也有插兜镜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插兜是打造哪吒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那么,哪吒,为什么总是插裤兜呢?是单纯耍帅,装酷,还是挠痒痒,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插兜,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对此,网 友众说纷纭:
有人说哪吒在遛鸟:
有人说在装酷:
有人说挠痒痒:
有人好奇里面到底有没有口袋:
有人说是在抓屁:
有人说小孩子就是喜欢这样:
有人说这样痞帅痞帅:
有人说这样看上去六亲不认:
有人说防止掉裤子:
有人说有钱了给哪吒买个带兜的裤子:
有人说为了暖手:
有人说这是跟师傅学的:
有人说番外片里面哪吒裤子有口袋:
有图有真相:
有人想知道哪吒有没有穿内裤:
有人说兜就在里面:
有人说自己也喜欢插兜:
还有人说自己家孩子也喜欢插兜:
还有人说,哪吒这个动作,像《灌篮高手》里面的樱木花道:
还有人担心哪吒的安全,因为插兜容易摔跤:
网友的回答五花八门,角度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严肃地说,插兜无外乎为了耍帅、装酷、 暖手、挠痒痒。
那么,哪吒插兜背后还有别的原因吗?
插兜,不只是为了装酷
其实, 小哪吒经常把 手插到裤子里,并非只是为了简单的装酷,并且也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设计灵感来自《灌篮高手》。
哪吒插兜,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深意:
1️⃣角色心理与性格塑造方面
警惕与防御:哪吒魔丸降世,在陈塘关百姓与妖魔对立的环境中成长,从小被当作异类排斥,受尽歧视和偏见。
这种成长经历使他对世界充满警惕和不信任,习惯用插兜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在潜意识里为自己竖起一道心理防线,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
叛逆与不羁:哪吒本就以叛逆形象示人,从传统的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到现代动画中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都体现着他的反叛精神。
插兜这一动作带有一种 “我不在乎世俗眼光,我只做我自己” 的潇洒,凸显了他的桀骜不驯,是其叛逆性格的具象化表达。
情绪掩饰:哪吒内心渴望被接纳,但求而不得,只能通过插兜来收敛情绪表达,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以玩世不恭的表象来面对外界,让人不易看透他的真实内心。
2️⃣文化与设计灵感方面
川渝烟火气:角色设计师申威透露,哪吒插兜的灵感与成都的市井文化有关。
成都 “安逸又热血” 的氛围赋予了哪吒插兜的松弛感,恰如成都人 “表面悠闲,内心滚烫” 的特质,将这种烟火气融入设计,使角色更具生活气息。
对传统的创新:传统哪吒以混天绫、乾坤圈为武器,而 “插兜” 这一现代肢体语言,是对传统哪吒形象反叛精神的一种升级,将神话中的反叛精神拉入现实,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
3️⃣动画艺术表现方面
增强感染力:在动画艺术中,插兜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能够使观众在潜意识中感受到哪吒的放松和自信,更能让观众与这位 “调皮大王” 产生共鸣,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拉近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与剧情呼应:据称导演饺子要求插兜不能仅是摆 pose,需与剧情呼应。
例如大战前插兜显从容,被误解时插兜藏落寞,通过这一细节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表现力和情感层次。
至于是否借鉴了《灌篮高手》,导演饺子曾表示电影来源于生活,会带入喜欢的元素、致敬经典。
但哪吒手插裤兜主要还是基于对角色本身的塑造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考量,即便可能存在一些对经典的致敬,但绝不是简单的抄袭或完全来源于《灌篮高手》。
到此为止,基本破案了:对小哪吒来说,插兜是一个肩负了多重历史使命的经典动作:
既体现了导演对打造小哪吒人设的要求,也体现了小哪吒玩世不恭、放荡不羁、逍遥自在的性格,更体现了小哪吒内心的警惕与防御,毕竟,他还只是3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