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电影是“成都造”,更是成都的来时路,从哪吒1到哪吒2,当初谁都不看好它,如今电影票房在一举夺魁,可当初谁又看好成都呢?
如果说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四川盆地,不沿海不沿边、无大江大河,是老“天”给成都的设定,那么成都冲破地理空间的束缚,经济和综合实力不断向上攀登,就是“我”的力量,即“我命由我不由天”。这里的“我”,可泛指为成都发展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的城市能“孕育”出《哪吒2》这样“炸裂”的电影?我在几年前听到过类似的疑问,“怎样的城市才配拥有《成都》这么动听的歌曲”。
仔细想想,以城市之名贯穿整首歌曲,又这么耳熟能详,在整个中国找不出几个城市,而《哪吒2》的横空出世,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在哪里?我个人的理解是文创土壤和情绪价值。文创土壤可以培育,但城市赋予的情绪价值是无价的,是难以复制的。
文创土壤,谁来培育?答案是当地政府,行动代号叫筑巢引凤。
《哪吒2》的导演饺子是四川人,可可豆动画公司在成都,并且参与《哪吒2》的制作公司很多都在成都,你以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吗?
如果你走进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你就会看到腾讯新文创总部、完美天智游、爱奇艺潮流文化坊、原力动画、可可豆动画、墨境天合、同程智行等60余家企业都入驻于此。
把时间轴往前推,成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
2009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出炉,2010年,《成都市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出炉,2012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出炉,这些发展规划都重点提及了推动文创、动漫的发展,2015年,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在成都成立,2019年,哪吒1横空出世,2025年,哪吒2惊艳众人。
以上的规划和文件也只是成都支持文创、动漫发展的冰山一角,近些年,成都给政策、给奖励、搭平台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使得文创土壤愈发丰沃,去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比重11.65%就是最好的答卷。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那就是西部人才流向东部,“抢”人才是城市竞争永恒的话题,成都有筑巢引凤的魅力,也有与沿海发达城市扳手腕的魄力,这何尝又不是城市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当文创土壤生长到一定厚度,那么爆发超级IP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看完哪吒2之后,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成都在造IP,在造顶级IP。
除了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说着一口流利的“川普”,除了两只青铜结界兽的形象创意来源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以外,成都大街小巷上的哪吒元素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我曾经说过成都只要拿好大熊猫这一个IP,就能安逸一辈子,但成都是一座不安于享乐的城市,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因为成都本身就是多面的,休闲是它,奋斗也是它,潮流是它,厚重也是它,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们视成都为创业平台,小县城的人们则把成都当作追梦的舞台。
正因为成都这种多面的碰撞、融合、相互兼容便形成了更为多元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只有在文化更多元的城市里才更容易获得情绪价值,也才更能激发文创产业的发展。
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成都造的顶级文创Ip,不仅仅是动漫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