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

破解中心城区发展难题、

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

若干组团”全域城镇空间格局、

至2035年建成I型大城市……

2021—2035年珠海市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来了,

快来一起关注!

为合理保护与利用全市国土空间资源,支撑珠海市高质量发展,珠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明确了目标愿景

  • 到2025年全力建设西部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城市东西部不均衡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 到2035年,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的全域城镇空间格局;

  • 到2050年,基本形成“一核两心六片”的城市结构。


《总体规划》还明确了城市性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能级量级提升及中密度宜居环境品质要求,2035年,珠海市成为I型大城市。住房、绿地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应满足实际服务人口的需求。

此外,

《总体规划》对珠海城镇空间、

中心城区、农业空间、

生态空间等方面

进行了规划。

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

若干组团”全域城镇空间格局

在城镇空间规划方面,《总体规划》提出,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优化“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为战略导向,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提升各级城镇能级量级,发挥吸纳人口和带动地区发展作用,强化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的全域城镇空间格局:


  • “一主”:东部中心城区,包括拱北、吉大、翠香、狮山、香湾、梅华、前山、湾仔、凤山等9个街道,以及南屏镇。

  • “一副”:西部中心城区,包括三灶镇(金海大桥以北部分)、红旗镇(机场北路以东部分)、白藤街道、井岸镇、白蕉镇(西部沿海高速以南部分)。


红旗镇。张洲/摄

  • “一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含横琴镇)。

  • “一优”:未来科学城(含唐家湾镇)。


唐家湾镇。吴长赋/摄

  • “若干组团”:7个外围产业组团,包括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南水镇、平沙镇)、富山工业园(含乾务镇)、斗门镇、航空产业园(三灶镇位于金海大桥以南部分,含镇政府所在地)、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白蕉镇位于西部沿海高速以北部分)、斗门生态农业园(含莲洲镇)、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含万山镇、桂山镇、担杆镇)。


万山岛。李建束/摄

至2035年,规划2座II型大城市、1座中等城市、10座小城市(4座I型小城市,6座II型小城市)。


破解中心城区发展难题

在中心城区规划方面,《总体规划》提出,要破解中心城区发展难题,做优做强核心功能,深化对澳合作与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扩大特色宜居优势,承担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对澳多元服务、港澳重要门户功能,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示范区、珠港澳融合发展示范区、湾区极点门户、湾区西岸产创融合高地、国际宜居宜业宜游城区。


香洲区。赵梓/摄

加快建成东部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吉大旅游服务中心、拱北商贸中心,完善十字门会展中心,促进一批市级公共设施在中心区集中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加快建设“洪保十”、凤山等组团中心,完善狮山-香湾、前山、拱北、梅华-翠香等组团中心,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多措并举补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构建邻里中心网络。

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工程,积极承担大湾区的智能制造功能,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项目向工业园区内集中布局。推动零散低效工业用地向产业园区腾挪集聚,推进白沙科创港、三溪科创城、前山格力工业园、翠珠-翠景工业区、南屏生态科技城旧厂房改造升级,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产业平台。


三溪科创城鸟瞰效果图

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对外联系交通网络,打造结构合理、高效衔接的道路网络,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依山傍水的多元化慢行休闲网络,提升中心城区交通供给和交通承载力。加强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缓解通勤通道和景点的交通拥堵,差异化停车供给调节出行结构,保障中心城区交通高效与畅顺。

加强城市设计管控,促进对山水资源的保护和山水景观的利用,丰富滨海公共空间,优化城市群形象,凸显“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环境意象,严控山脊线、天际线、水岸线。强化空间环境精细化管理,深化生态内涵,彰显城市特色。

构建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支撑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市人民医院、香洲区人民医院等改扩建补齐南湾、凤山等基本城市组团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短板。

结合香炉湾、九洲湾、拱北湾等沿岸节点,建设彰显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艺术设施,高品质打造情侣路浪漫风情文化海岸带。高质量推动市工人文化宫、市方志馆、片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品质。


香炉湾。钟凡/摄

加大养老设施投入。整合现有资源,分区分级配置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新建地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100%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已建地区通过“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逐步实现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养老服务设施的目标。

提升居住与住房保障。结合轨道交通、就业岗位、公共设施配套合理布局新增住宅用地,强化产城融合,引导职住平衡。加强住宅用地规模控制,稳步推进城中旧村改造,有序投放新增住宅用地。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综合考虑近远期发展规划、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业集中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定保障房用地,加快推进凤山TOD保障性租赁住房、广昌保障性租赁住房、北山保障性租赁住房、洪湾片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持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


凤山TOD小镇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智慧停车场项目效果图

实施绿美提升行动,有效保护管控城市重要绿地,改造提升海滨公园、景山公园、白莲洞公园、竹仙洞公园、大马骝洲山公园等现状城市公园,在三溪科创城、南屏科技生态城、“洪保十”片区等地区建设街头口袋公园和公共艺术空间,对重要廊道、轴线、景观带进行绿地织补,增强通达性,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规划布局9条对外高快速通道,提升中心城区与其他城区、基本城市组团的衔接效率。向北规划兴业快线、金琴快线和金溪大道,快速联系高新区;向西规划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富蕉大道、香海大桥、珠海大道、港珠澳大桥及其西延线,高效衔接西部城区;向南规划南湾大道、横琴第三通道,便捷联系琴澳地区。加快推进杧洲隧道、十字门隧道建设,增强与横琴“两桥三隧”( “两桥三隧”即横琴大桥、横琴二桥、杧洲隧道、横琴隧道、十字门隧道)通道联系。实现中心城区与西部城区、周边基本城市组团30分钟互达目标。

促进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

在农业空间规划方面,《总体规划》提出,要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镇村倾斜;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健全区镇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加强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文体设施建设;鼓励邻近村庄合建开放共享性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升“四好农村路”,合理衔接城市道路、干线公路体系,推进健身绿道建设,完善乡村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区域性农村物流枢纽平台建设。


斗门区。梁冠贤/摄

构建“一带两屏,多廊全网”
生态保护格局

在生态空间规划方面,《总体规划》提出,要构建珠海“一带两屏,多廊全网”的生态保护格局。其中,“一带”指承担区域生态连续性作用的海岸线生态保护带;“两屏”指起到核心生态源地功能的北部山系生态屏障与南部海洋生态屏障;“多廊”指串联区域生态要素,搭建珠海生态保护格局骨架的多条水系生态廊道;“全网”指强化生态保护格局连通性、提升生态服务质量的生态网络。



下载并查看《总体规划》全文,

了解更多内容

《总体规划》的出台,

有助于珠海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新枢纽

和生态文明新典范,

建设宜居幸福新都市!

素材来自珠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封面图/李建束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孟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