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但是太阳系中并非只有太阳和八大行星及卫星,还有很多小行星和彗星等。这些小天体分布于太阳系各处,有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很近,它们被统称为近地小行星,其中就有一些有撞击地球的危险。



就在今年的2月4日,一颗被命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被联合国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拿出来商讨应对办法。这颗直径约为40~100米的小行星潜在的撞击地球概率引起了天文学家们的担忧,而且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旨在应对这一潜在的天体撞击威胁。



2024年12月27日,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探测到了一个直径在40米至100米之间的天体(多认为直径约100米),并将其命名为2024 YR4。随后,小行星中心——负责小天体位置测量的国际信息交换机构——与该系统站取得了联系,并开始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密切跟踪和观测。



那么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引发多大的灾难性事件呢?我们可以对照100多年前的通古斯大爆炸来看一下。1908年6月30日早上7时许,现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河附近出现了一次突然性大爆炸事件,爆炸摧毁了该地区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针叶林,推倒了约8千万棵树,大多数科学家确认这次事件是由一颗直径20~65米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如果这种级别的大爆炸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可以瞬间摧毁一片城市群。



2024 YR4小行星视面积直径大约相当于可以做足球场,大概率要比引发通古斯大爆炸的陨石体积和质量更大一些,那么如果它撞击到地球上,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应该也会有所超越。



最初,专家估计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这使得它在撞击风险列表中的位置迅速升至第三位。然而,随着欧洲航天局发布一系列新的计算结果,这一概率有所上升,达到了1.6%。同时,欧洲航天局还公布了潜在撞击的估算日期为2032年12月22日,距今只有七年时间。



尽管撞击概率相对较低,但联合国及各国空间机构仍高度重视这一威胁。联合国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负责监测这颗小行星的动态,并定期更新撞击概率。与此同时,国际小行星预警网和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等应对小组也开始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据欧洲航天局行星防御协调员介绍,目前需要特别注意利用尽可能多的资源来观测这个天体,以便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其轨道和物理特性。这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其未来的运动轨迹,并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



在轨道运行情况方面,2024 YR4作为一颗近地天体,其轨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压力等。因此,其轨道参数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欧洲航天局等空间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颗小行星的动向,并定期更新其轨道数据。



面对这一潜在威胁,人类在小行星防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202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成功偏转了一颗小行星的轨道,这证明了人类有能力改变天体的轨道。此外,新型的行星防御系统也正在研发中,有望在未来十年内亮相,以对抗类似2024 YR4这样的小行星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小行星防御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并正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



尽管目前撞击概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但人类必须保持警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通过加强观测、预测和防御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人类有望在未来成功拦截并偏转类似2024 YR4这样的小行星,保护地球免受撞击威胁。

消息来源:《广州日报》2月7日报道《“一座足球场”大的小行星或在7年内与地球相撞,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