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六,小年刚过,一场以科创人才和产业明星为主角的2025蚌埠市科技创新晚会,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科技迎春”的视听盛宴。

“春晚”变“科晚”,让愈发浓郁的年味平添了几分科技感。


2025蚌埠市科技创新晚会

春节后的正月初九,节后上班第二天,蚌埠市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回“工作状态”,召开全市加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样,是科创人才和产业明星站上了C位。

珠城春早,只争朝夕。

2月6日,蚌埠“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旨在按下“快进键”、冲在“起跑线”、赢得“开门红”,持续巩固提升经济向优向上向好态势。

“聊时局”注意到,“科创”成为这场大会“置顶”的关键词。


蚌埠召开“新春第一会”

蚌埠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214所、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由此可见,在安徽省科技创新版图中,蚌埠市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下,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于变局中开新局,蚌埠聚焦科技创新,旨在不断增强发展的“硬实力”。


蚌埠市武耀玻璃生产车间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大会上表示,要加快形成“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的具有蚌埠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作为安徽省的科技资源大市,科技创新是蚌埠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近年来,蚌埠持续将“推创新”作为工作主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了六大新兴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

2024年,蚌埠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创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对于蚌埠来说,既是重要节点,也是新的起点。


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建成效果图

“蚌埠振兴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在黄晓武看来,科技创新恰恰就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还要大力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如今,蚌埠市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推动中国玻璃在国际舞台上从“跟跑”“并跑”走向了“领跑”;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加快打造中国传感谷,集聚了一批相互配套的行业领军企业……


蚌埠市“靓淮河”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黄晓武表示,产业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主有辅,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上,要“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上,要“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上,要“小树变大树”。

不言而喻,这既是量上的追求,也是质上的要求;从深层次上讲,只有在质上实现突破,才能更好实现量的增长。


蚌埠市民广场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大会吹响了蚌埠进阶的号角:加快科技创新、加力“双招双引”、加速项目建设,打好“主动仗”、跑好“第一棒”,以一季度“开门红”奋力实现季季旺、全年胜。

在科创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蚌埠,正阔步前行,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更加坚定。

来源:聊时局 人民网记者:汪瑞华(图片均由蚌埠市委宣传部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