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秒、2分15秒、6分30秒……这些并不是跑步比赛的计时,而是完成铺床单包床脚、套被套以及铺完两张单人床所需要的用时,更是青岛旅游学校自2012年至今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金牌14枚、银牌7枚、铜牌3枚,6次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最有力支撑。


去年12月,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酒店服务赛项落下帷幕,青岛旅游学校代表队以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与来自全省的30支参赛队伍,以及众多参与过国赛的选手同场竞技,最终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一等奖。

赛场实况:高手如云,在全省30支参赛队伍中一举夺魁

2024年12月,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酒店服务赛项落下帷幕。全省十余个地级市的30所中职院校参赛,约60名选手同场竞技,可谓个个都是精英。“比赛分为操作和理论两大部分,操作部分还分为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两项技能。”青岛旅游学校酒店专业组教师翟洪宇表示,虽然只是几项技能比赛,却涵盖宴会摆台、中式铺床、前厅服务等多个内容,不仅考验选手的专业技能,还对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马智慧

赛场上,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都在展现自己最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是济南、枣庄等地的参赛队伍更是实力强劲,选手都是曾在国赛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因此,青岛旅游学校高二的两名16岁选手马智慧和俞霁航,在比赛当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翟洪宇老师回忆道,“不仅有比赛的压力,比赛前她们还感冒了,流着鼻涕,但依然坚持上场。就算是训练时也没有请假,她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完成了比赛。”


俞霁航

当天,在学校酒店专业组教师翟洪宇和王妤丹的带领下,马智慧和俞霁航凭借过硬的技能和稳定的心态,最终斩获一等奖,赢得了荣誉。“各个队伍都是高手云集,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比分。”翟洪宇老师自豪地说,“两个孩子表现特别棒,她们的理论部分一分未扣,操作部分也领先其他代表队。”

千锤百炼:师生共磨砺,从训练到赛场用汗水铸就辉煌

参赛选手们的征程始于高一入学时的海选。清晨的阳光洒在青岛旅游学校的校园里,训练室里已经热闹起来,翟洪宇和王妤丹老师站在讲台前,眼神专注地盯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屏住呼吸,双手轻轻抖动桌布。自习课、午休时间,训练日复一日,从未间断。为了让学生有系统、专业的学习环境,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技能训练体系,在日常训练中,学校采用“双师制”,确保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此外,学校还引入“模拟竞赛”机制,定期组织内部比赛,让学生提前适应比赛环境。


时间来到高二,经过层层筛选,只剩下六七位同学进入最后的备赛阶段。此时,学生们的心态最重要,因此,学校还通过心理辅导、团队建设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翟洪宇老师表示,比赛前一周,仅剩三位同学进行最后的角逐。最终,两位年仅16岁的高二女生——马智慧和俞霁航凭借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代表学校出战的机会。


酒店服务赛项的难度之高,令人咋舌。无论是摆台操作中桌布定位要求精准无误,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还是客房服务中,选手要在6分半钟内完成两张床的铺床操作,都是对选手体力和速度的极大考验。就这样,两个不到一百斤的纤瘦身体,每天要练习至少上百次动作,斟酒、抛被、找中线,一分一厘都不能有偏差,“孩子们每天都要进行成百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翟洪宇老师说道,“她们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站姿和仪态,甚至在寒暑假也不例外。”为了达到比赛标准,孩子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每天的训练量之大,让她们的胳膊上都练出了肌肉线条,而腰酸背痛更是家常便饭。但她们从未抱怨,从未退缩,因为她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学校争光,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不能进行训练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自己熟背理论知识,120道理论题,每天都要过一遍。”翟洪宇老师表示,也正是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与此同时,为了孩子们能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学校精心为她们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指导团队。翟洪宇和王妤丹两位老师用专业的知识和耐心,悉心指导着孩子们的每一个专业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只为让孩子们的动作更加精准、优美。张卫娟和韩磊老师更是不辞辛劳,不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孩子们进行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两位年轻老师,为团队注入更多的力量。英语老师蔡蓓蓓则用她温柔而专业的指导,帮助孩子们提升口语能力,她会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单词的发音,让孩子们的英语表达更加自信流畅。周伟东老师则专注于仪容仪表的展示,从微笑到表情,从站姿到行走,他都会针对性地进行纠正,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现出最优雅、最自信的一面。

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反哺学校,“传帮带”尽显爱的滋养

“孩子们的变化真的很大。”翟洪宇老师感慨道,“从一开始的青涩、紧张,到后来的自信、从容,她们在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青岛旅游学校在酒店服务赛项上一直有着优异的表现,学校自2012年至今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金牌14枚、银牌7枚、铜牌3枚,6次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许多曾经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毕业后还会回到学校,为学弟学妹们进行技术指导,而这,也成为了一种传统。“他们都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翟洪宇老师说道,“优秀学子的成功,激励着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学弟学妹们快速成长,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学校还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校友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而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学生,俞霁航就是其中之一。从高一开始,她就加入了学校的酒店服务技能训练队,怀揣着对酒店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进入高二,比赛临近,训练强度进一步加大。学校组织了多次内部选拔赛,俞霁航的成绩总是徘徊在中游。看着身边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她的心里满是失落,甚至有了退出的念头。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抓住了机会。

这次比赛,她发挥得异常出色,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最终,和队友马智慧夺得一等奖。比赛结束后,她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开朗了。马智慧也一样,她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成长。

全方位助力: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让梦想照进现实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青岛旅游学校的一切恰巧是教育发展新要求的生动体现。

走进青岛旅游学校,无论是老师的爱与责任,学生们的坚毅努力,还是团队精神的发扬,都是学校“人本立校”办学理念的具象化,每一个学子的身上都将学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开设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航空服务等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定期举办文化、技能节,通过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行业前沿,学校通过实施“文旅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融合、中外融合”的融合式发展战略,不仅邀请行业专家进校指导,还会组织学生到酒店进行实地体验,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利用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提前了解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比赛和未来的职业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比赛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翟洪宇老师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搭建人才多元发展立交桥,激励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