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品尝美食是人们的必备项目

然而对于来鄱阳湖越冬的

超60万只候鸟来说

这个春节的“口福”却面临挑战

受气象因素影响

截至1月25日

鄱阳湖流域约三分之二的

县(市、区)达到重旱等级

部分候鸟的“口粮”不足

甚至进入农田觅食

既要防止“人鸟争食”

又要让候鸟过个“幸福年”

鄱阳湖区该怎么做?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农户陶学榜

在鄱阳湖畔种了100多亩农田

受候鸟影响

有的农田每亩亏损两三百元

他在田间地头插上红旗驱赶

“效果只能说白天好一点,

晚上就管不到了。”他说


为此,鄱阳湖区开始“种草”

刺苦草是候鸟爱吃的食物之一

近5年来

江西持续探索刺苦草种源培育技术

并于春节前两个月

在鄱阳湖水域首次移栽试点成功

试点水域移栽前每平方米约有40株刺苦草

移栽后两个月左右增加到约160株

工作人员介绍

如果以后能解决食源问题

有助于把飞向农田、藕塘觅食的候鸟

吸引回鄱阳湖


在刺苦草种源培育基地

工作人员通过种源培育移栽的9株刺苦草

一年就自主繁育成了1000多株

这意味着

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虽只有7.5亩

移栽后却可以覆盖10公顷的湖区

这为今后

进一步保障候鸟“口粮”提供了可能性


在鄱阳湖“种草”

种的不仅仅是刺苦草

为更好地恢复鄱阳湖湿地生态

让候鸟“吃食无忧”

工作人员根据湖区的具体情况

正在探索种植

马来眼子菜、黑藻、菱角等植物

它们既能净化水体

又能作为候鸟的“口粮”


鄱阳湖区为候鸟春节“备菜”的举措

让我们看到

随着人们候鸟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

生态修复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人鸟和谐共处的画卷正在不断展现


统筹:余贤红、胡晨欢、吴锺昊

制作:胡锦武、熊家林、郭杰文、戴艳

出品:新华社江西分社 半月谈杂志社

鸣谢:江西银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