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湾区结对习水县以来,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拓展,尤其是产业协作蓬勃发展,共同创造出携手并进、硕果盈枝的振兴画卷。2024年,协作资金3507万元,覆盖项目14个,其中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个,投入资金300万元;产业协作项目6个,投入资金2475万元,产业占比70.57%。
习水:东西部产业协作结硕果 共筑发展新引擎。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习水县地处川黔渝结合部枢纽地带,境内属中山峡谷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差异大,不同区域立体气候明显,多类型农牧业生产的条件优越,是优良山羊品种黔北麻羊和酒用有机高粱的主产区。
发展黔北麻羊特色产业
正值冬季羊肉热销时期,在贵州容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清洗、切片、炒制……忙中有序。
贵州容成农牧公司工人在车间进行羊肉切片。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容成农牧的生产线依然游刃有余。原来,早在2023年,容成农牧获得东西部产业协作资金112万元用于设施设备的建设完善,进一步优化麻羊精深加工业务,走出长足发展的“羊”关大道。
习水县紧抓粤黔东西部协作机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性构建“联政策,聚合力;联资金,聚资源;联人才,聚能量;联企业,聚品牌”的“四联四聚”机制,通过制定并实施《习水县黔北麻羊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与产业创新能力以及资金注入与资源整合等多种举措,实现了黔北麻羊产业规模、品质与品牌的全面提升,让黔北麻羊成为习水产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和“致富羊”。
壮大酒用高粱优势产业
每到高粱成熟季,习水县隆兴镇集镇高粱收购点总是人山人海,新建成的高粱仓储收购站总储量达1000吨。“仓储距离近,减少了我们的运输费,交售高粱方便快捷,我们享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隆兴镇永胜村村民罗太兴高兴地说。
隆兴镇仓储堆放的高粱。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习水依托近40万亩有机认证地块,布局了28万亩高粱种植,打造出标准化、专业化的优质酱酒原料“第一车间”。通过习水县红景商贸有限公司专职负责酒用高粱收购,新增高粱仓储项目建设为支撑的配套服务,推动酒用高粱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生产格局形成,实现酒用高粱优产优质优效益。
据悉,习水成功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与财政衔接资金共计5300万元,用于新建7栋高粱仓储设施,特别投入975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专项采购高粱深加工所需的配套设备。培育并引进了81家企业(合作社),高粱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6亿元,有力助推高粱产业壮大发展。
完善产业集群全链条
在习水县良村镇大安村农特产品工业园区内,黔道食品有限公司对麻羊进行初深加工,通过现代化“中央厨房”,从鲜肉炒制到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精细化、标准化操作。每年在这里加工、销售的麻羊就达10多万只,产值近1亿元。
良村镇大安村农特产品工业园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习水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效实施全产业链建设,重点通过农特产品工业园区,加大力度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进行支持,聚焦主导产业建链、加工流通延链、园区集群壮链、融合发展优链,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农特产品工业园区已成为遵义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农产品加工集聚示范区,形成推动农业增值增效的全产业链条。同时,珠遵共建农产品供应链贸易平台助力习水牛、羊肉产品销往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粒粒高粱串起了种、收、酿、售一整条产业链,为习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任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