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去年的账已经有很多数字出来了,其中居民医保基金让大家很是关注,毕竟这是帝都,根据《北京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报告,北京居民医保基金出现了当期缺口52562万元

通俗地说,花出去的钱,比收上来的钱,多了5.2个亿,而这个数字在去年是盈余3.5个亿,也就是收上来的钱比花出去的钱多,今年就赤字了5.2个亿,这么一看,花钱不可为不猛。

缺口怎么弥补?用之前剩的钱填上去,所谓滚存结余弥补说白了就是吃老本,吃存款,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显示出来的趋势也已经名牌了,花钱的多了,交钱的人虽然未必减少,但赶不上花钱的速度,就得吃老本。

虽然趋势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么多这么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摆在这里,但速度这么快,快到连北京(其实也包括天津)也出现了当期赤字,可能就是大家没想到的。所以才令人震惊。

其实天津在2021年的时候,就出现赤字了,上海在2023年出现过,苏州也出现过,这些发达地区无一例外都出现过赤字,缺口怎么解决呢?如果有存款就用存款,如果没有存款,一般就是当地兜底(如果当地有钱的话),因为按照规定,如果不够的话,是要县级以上财政划拨的 。

但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各地兜里也未必有这么多钱,而且其实需要补贴的地方很多,学校、养老、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然后公共卫生健康,医保还要补,都需要钱。

钱以前是从房地产来,房地产现在比较拉,轻重缓急无论如何就得分分,再穷不能穷教育,学校的钱得保证,养老基金什么的更不可能了,所以公共服务涨价包括很多地方公交系统出现bug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省钱,医保基金省钱的力度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砍价是直接照着脚脖子砍,对于这个事情,按理说患者应该开心,但患者如果用不到好药就开心不起来,医生也一样,你看麻药打进去都不睡,也是上海知名医生说的,当然说了之后他就关闭微博了。

除了医保用药值得关注,还有一个领域一定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过去很多年疯狂上马的诸多基建项目的运维。

大基建之后就是大运维,高速公路地铁等等建起来就要运营赚钱,如果不赚钱也得要补贴,不要看 刚刚过去的春节高速客流爆满,但很多高速特别是比较偏的地区的高速平时没几辆车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他们靠什么来养运维的团队以及付维修保养的支出等等,如果资金到位有难度,是不是会同步影响这些设施的维修保养,现在我出门已经养成了看天气的习惯,前后恶劣天气的话,争取不出远门

总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存策略,老年化趋势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其实是增加的,而帝都以及很多发达地区都出现医保基金赤字也在提醒一点,社会无法为这么多的医疗需求都买单,还是那句话,健康这两个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真正难受的其实是需要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或者基础病,而且它们又会影响整个人的生存状态,进而让其它疾病的发病概率也增大。大s去世那天,我在文章结尾是这么说的:

30岁之后,要补充蛋白质,肉蛋奶给我吃,乳糖不耐受的话要寻找合适的蛋白质源和钙源,蛋白质关系到肌肉,钙关系到骨骼,这都是随着年龄增加会流逝的,它们非常重要。 多元化饮食,以及控糖和控精制碳水的摄入,你看很多人的肥胖是向心性肥胖 ,四肢不胖但腹部胖,这是一个信号 ,即脂肪都堆在内脏,而不是在四肢的皮下脂肪,这种肥胖更危险。

我想,这些努力能够提升我们不用和医保基金发生纠葛的概率,爱赤字赤字反正和自己没关系。

很多东西文章不能直接发,欢迎加朋友圈唠嗑:

-END-2025年2月7日-

*本文封面图来自《北平无战事》

*全平台账号:挪威TALK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