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金合欢在风中摇曳,10岁的埃隆·马斯克,把刚拆解下来的收音机零件铺满了整个地毯。
谁曾想到,这个总是被老师抱怨“好动”的南非男孩,四十年后会在特斯拉工厂,用同样的拆解逻辑重构汽车制造流程,并且成为世界首富?
当孩子“不听话”时,人们总会忍不住给他贴标签。然而孩子越是难以管教,“超能力”越强,越有机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领袖。
若孩子身上有这2种“缺点”,多有将帅之才,长大后是个“干大事”的人。
1.桀骜不驯
暴躁坚决的孩子,行事特立独行,很容易把父母逼疯,但他们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创造力和挑战权威的倾向。
在数字时代,最需要的就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和跨界联想力,如果引导得当,这种“缺点”反而会成他们未来成功的强大动力。
①理解并接纳孩子的独特性
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与思考,他们“不听话”,可能是对规则和约束的本能反抗。与其急于“纠正”,不如尝试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
比如孩子拒绝做作业,“你希望怎么安排学习,是玩了回来写作业,还是做完再出去玩?”
又如,小朋友学习磨蹭,不要上来就批评,而是把原因找出来,有可能是学习难度太大了,他无从下手,干脆就磨洋工;也可能是书桌上杂物太多,或者文具太花哨,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②建立清晰的边界与规则
桀骜不驯的孩子,意志坚定,讨厌压制,还特别喜欢指挥别人。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你对他大呼小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为此,制定家庭规则时,要让他参与其中,赋予他一定的选择权,让其感受责任感和被尊重。例如,和孩子一起商讨“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策划家庭旅行等等。
③创造表达空间
这类孩子,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要是他的声音被忽视,为了引起你的关注,他大概率会做出极端行为。
因此,要定期举行家庭会议,与孩子深度对话,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有机会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他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对抗行为自然会减少,也更愿意与你合作。
2.喜欢“拆家”
爱拆家的孩子,破坏力极强,总是能轻易地逼疯父母。然而不少名人,在童年时期就是拆家小能手。比如:
被称为现实版”钢铁侠”的马斯克,爱拆解各种家用电器,甚至还用零件组装自己的小发明。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为了了解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将其拆得七零八落。
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的爱迪生,小时候也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经常拆解家里的钟表和其他机械装置。
玩乐是创造力的最佳养料,在游戏可以培养出成绩无法体现的兴趣和能力。
所以,我们要正视孩子玩耍和探索的需求,不要因为孩子的“拆家”行为而轻易否定孩子的未来,而是引导他们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和创造的动力,并及时提供资源和支持。
荷兰的“无用探索时间”计划表明,每周2小时完全自主的探索,孩子的创新思维评估值就能提升58%!
要想孩子成为撼动世界的创新者,就是建立“创新容错区”,保护他的好奇心,比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特定区域拆解旧电器以及化学实验。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无所不用其极,把孩子的课后时光填得满满的。其实,真的不用那么焦虑,玩耍也是学习的一种。
自由玩耍的体验,可以刺激深度刺激VTA脑域,不但能提升幸福感和创造力,还能形成一个干劲高涨的大脑。当孩子做什么都有动力,学习自然也不用你催着学了。
万物负阴而抱阳,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孩子“不服管”,多半是我们自己的信念所导致的。
一个凡事问“凭什么”的孩子,你说他,他甚至还能跟你辨上几个小时,假如你把它看作问题,那他就是嘴硬难缠的小顽童。
假如能换个角度思考,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会人云人云的孩子,如果我们能看见他的独特性,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没准孩子能成为非常出色的辩护律师。
记住,孩子最鲜明的“缺点”,很可能就是他的最大优势!我们能做的就是,练就一双慧眼,看到并欣赏他的独特性,并无限放大它,才能激发孩子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