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上抱怨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痛苦。可是大多数帖子总结起来不过是因为一个字,穷。曾经有同学吐槽说自己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冬天只能穿黑色的羽绒服,因为穿浅色的羽绒服,很容易脏,干洗又是一笔费用。
着装所谓的不体面,造就了一个不幸福的童年,在不少大学生眼里这样的原生家庭就是痛苦的。可问题是,错全在家长吗?
单亲妈妈努力赚学费钱,被16岁高二儿子挂上网:她不让我去宁波旅游
网上还有这样一个帖子。一个 16 岁的高中生在寒假期间萌生了一个外出旅游的想法,很可能是看其他同学在朋友圈里晒了和家人出游的照片,他内心也非常羡慕,只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是这个男生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他打算去宁波看海。
这件事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年假前夕,这个家庭穷到什么程度呢?母亲每个月的工资只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孩子下学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家里除了这个高中生还有一个妹妹。可见经济情况确实是捉襟见肘。
而高中生却对母亲的回话表示不满意,首先跟其他同学的家庭出游比起来,他自认为自己安排的宁波看海已经足够廉价了,自己本来想去马来西亚,他发现机票太贵了,才退而求其次,这难道不是为家庭考虑吗?
家里穷,一提到孩子想要娱乐享受,首先就抓住钱的问题不放,这让这位高中生的内心更加的敏感难受。而正值高中的孩子有多叛逆,曾经跟妈妈吵了一次架去珠海。
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早出晚归,房租,学费,生活费样样都得精打细算,连回老家的车票钱都得等着还没发的工资,而这位男生在学校里的成绩又不算理想,期末只考 400 多分。
在这种情况下不想着如何提升成绩,而想着如何破妈妈的局,想要去旅游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这位母亲终于绷不住了,发来一大段语音带着哭腔。你知道我有多不容易吗?每天都在想办法挣钱,就是希望你们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原生家庭理论听着合理,但实际上也是在帮助一些孩子推卸自身的责任
其实网友们早已经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本该学习的年纪里,单亲高中生却总想着处处攀比,这个对话不仅折射出两代人的代沟,也确实凸显出了很多中学生内心的欲望。
但是另一边却是为生计操劳的家长。高中生又偏偏处在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就像这位男生口口声声要用自己的钱自己去想办法旅游,还认为母亲的崩溃显得过于激动了。
换位思考一下,一个高中生还没到高三模拟考只能考400多分,上了高三这成绩也不见得有多起色,这种情况下自己哪来的钱?不想着多做两道数学题,多背两个单词,却想着妹妹出国,真的是心比天高,却从来没有想过实际的问题,毕业之后怎么利用能力解决温饱呢。
而这些同学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一味地相信网络上的原生家庭。于是再过几年,等他们上了大学,面临着就业的迷茫和困难的时候,又会改变一副口气,在网络上开始抨击原生家庭糟糕的人会有多悲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应该在学习上投入的努力,似乎全部变成了空头支票。剩下的就只有对自己父母不争气的责怪,如果说有一些天才的少年成绩好,心比天高可以理解,但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只是眼大心空,志大才疏,所以这样的高中生哪怕缺钱也不值得同情,更让网友们心疼的是他的妈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