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月5日,滨州召开2025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暨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干部内生动力、风险防范能力“三大行动”动员大会,释放出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与坚定决心。

欲乘势而上,必先厚植基础、蓄势待发,方能在经济比拼中信心倍增。回望过去一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滨州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独树一帜地将“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渗透进城市肌理的行动指南。


记者 裴庆力 摄影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纵深推进品质滨州建设的关键之年。“新春第一会”拉开了新一年工作的序章,办好“头等大事”,就要以“快跑”的姿态开局、以“冲刺”的劲头起跑。

如今的滨州,正在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战役”,全力推进“三大行动”,进一步向市场要活力、为干部添动力、防风险提能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批产业即将迎来新风口。

干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大事,攻克了许多“未来不能等”的难事

刚刚过去的一年,滨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构建“1+1188”发展格局,突出“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工作主线,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

干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大事,攻克了许多“未来不能等”的难事,办好了许多“企业急忧盼”的实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18项主要指标中,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1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等6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广大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勇当先锋,全年新签约实体产业项目460个,创源新材料、远宏智能风机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量质双优、速效同显,招商引资工作成绩亮眼。实际到位市外资金达1500亿元、增长23%,其中实体项目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列全省第1位、第3位。

广大企业以奔跑姿态干事创业,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南北片区10个攻坚组共同发力,2024年总投资4800多亿元的68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高歌猛进,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7.5%,宏烨2GW渔光互补发电、润龙精密机床、卓奥锂电池等一批大项目陆续投产。

新型工业化是滨州发展的领航灯塔,持续推进制造强市攻坚行动,工业经济始终保持领先增速。实施扩量增效十大举措,兑现激励资金6000万元,惠及企业1175家次。2024年魏桥创业集团销售收入达5585亿元,创新集团突破1200亿元,京博集团超1000亿元。


记者 刘青博 摄影

一套套精心谋划的政策组合拳密集打出,一系列真抓实干的行动紧锣密鼓开展,用心雕琢惠企助企的优质生态,匠心搭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倾尽全力服务民营企业、托举企业家梦想、点燃企业内生动力之火,驱动全市经济发展成绩斐然。18家企业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200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1;魏桥创业集团跃居2024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第402位,连续6年稳坐此榜,成为滨州企业实力的有力见证。

走好“精明增长”之路,高价值企业挺起了滨州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时不我待,势不等人。汽车焊装车间里,机械臂挥舞拼接零件,现场火花四溅;数据机房内,服务器指示灯闪烁不止,昼夜不歇输出算力……节后第一天,滨州企业纷纷开始复工复产,赶订单、忙生产、拓销路,一幅幅策马扬鞭的生产精彩画卷正铺展开来。

新质生产力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滨州深知“慢进则退”。聚焦聚力“精明增长”,以“精明之路”为指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向着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滨州样板”加速迈进。

——传统产业“攀高向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壮大,2024年营收高达1.25万亿元,尽显雄厚底蕴与蓬勃活力。

——新兴产业“聚链成势”。黄河科技产业园、风光装备制造产业园、愉悦大健康产业园、邹平医药产业园等园区蓬勃发展,新兴力量正汇聚成崛起的磅礴大势。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突出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集群布局园区化。累计培育博兴商用厨具、惠民绳网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无棣智能电气装备、博兴金属板材、邹平轻量化铝、惠民农副产品加工、阳信肉牛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数实融合“深度赋能”。滨州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3家企业创成卓越级智能工厂,列全省第1位;培育“晨星工厂”376家,居全省第3位,越来越多企业挥舞“数”“智”双翼。

“铺天盖地”聚活力,“顶天立地”铸脊梁。7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3家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企业数量与品牌强度分列全省第1位、第2位,高价值企业挺起了滨州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记者 刘青博 摄影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灵魂之火,是企业于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密码。滨州以政策为东风,以服务为春雨,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深化产教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五主并举”,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89家,如春潮澎湃,汇聚成汹涌创新力量。

“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滨州成为全民“圆梦之城”

滨州对企业家的尊崇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现实映照。近年来,滨州持续深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本质需求,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融入城市发展的基因,打造全方位的舒适“生态圈”。

2019年以来,滨州市设立“滨州企业日”,印发《滨州市优秀企业家表扬鼓励办法》,召开企业家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合计表扬711人次,让企业家“站C位”,这是城市对企业家的至高褒奖,是对“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成就企业家”理念的生动诠释。

滨州将服务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长线”,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升级改造惠企通平台,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全力做好政策兑现。

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把“企业家所想的”变成“党委政府要干的”,坚持沉浸式顶格倾听,代入式顶格协调,延伸式顶格服务,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容社会”协同发展格局中精准发力,8877个企业家梦想如绚丽花朵在滨州大地绽放。


记者 刘青博 摄影

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常态化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72期,市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首问负责、一抓到底,形成常态化、多层次政企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闭环机制,高效办结企业诉求313个,雷厉风行彰显政府服务效率与担当。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创建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创新实施“心安民营”工程,高标准打造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搭建心理服务云平台、组建专家团队,为企业家提供贴心心理健康关怀与专业法律服务保障,让企业家能够心无旁骛投身企业发展大业。

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滨州持续完善人才“引育留用评”体系,2024年新增1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校实训基地达到1090个,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80%。

干出一番新事业、创出一片新天地,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

2月5日,滨州市召开的2025“三大战役”暨“三大行动”动员大会,是一次收心会,也是一次动员会,更是一次誓师会,同时也是对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全市上下将奋力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

打好“三大战役”是加快推动品质滨州建设的措施和路径。与2024年相比,“三大战役”的形势、重点、定位等有了新的变化。滨州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干字当头,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理念,更加突出链式招商、基金招商、载体招商、场景招商等,持续招大引强;紧盯省市县重点项目,抢抓国家政策加码重大机遇,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统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记者 刘青博 摄影

干好“三大行动”是加快推动品质滨州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对于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干部内生动力、风险防范能力,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滨州将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干出“勇争先”的格局,全力干好“三大行动”,进一步向市场要活力、为干部添动力、防风险提能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大战役”是冲锋的号角,引领滨州在招商引资的广阔天地中广纳优质资源,在项目建设的赛道上一路疾驰,在工业经济的浪潮里破浪前行,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腾飞。“三大行动”是坚实的后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无限活力,点燃干部队伍的昂扬斗志,筑牢风险防范的坚固堤坝,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滨州始终将“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滨企创世界行动”等举措,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赋能添力,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光彩。

新岁开篇,奋进的鼓点激昂有力。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25年,滨州全市上下紧密团结、众志成城,秉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稳字托底”的坚定信念,以无畏的勇气和果敢的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赵丙昆 刘晓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