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就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不少脱贫地区早早行动起来,确保脱贫户的就业需求得到保障。
云南会泽县是全国最后一批摘帽脱贫的贫困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之一。在会泽县的钟屏、以礼2个街道集中安置了8.2万人。当记者来到以礼街道时,看到路边不少商铺正在进行装修。让记者意外的是,这些商铺并不是用于商业出租,而是被改造成务工车间,方便安置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礼街道党工委书记 佟顺金:我们现在准备改造4000平方米,其中2个标准化厂房、2个食堂、2个办公区,可以解决600人就业。现在在施工的这些工人,也是我们当地的工人,就是为了解决就业。春节期间是不放假的,保证大年初三务工人员就可以来这里上班。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投入运行的车间,看到一排排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百分之九十的员工都是易地搬迁的脱贫户。
电子加工企业负责人 龚传新:我们工厂面积总共3600平方米,在职工人510人,大概每100平方米可以吸纳20个人就业。今年订单还是比较充足,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六七个点。目前生产线全部是满载在生产。
脱贫务工者 栾春琼:在这里上班,像我们带孩子的,小孩在这里上小学,方便照管小孩,家里也能照顾到老人。要是选择去外省,外省工资虽然高,但开销也大,孩子也照顾不了。
不仅临街商铺被改造成了务工车间,小区内许多楼房的一层也被用于农产品分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就近就业需求,街道利用闲置空间来布局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保障"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礼街道党工委书记 佟顺金:小区外围,主要布局电子企业,方便企业的运输。小区内部主要布局农产品的分拣企业,这样方便"楼上住,楼下就业"的老年人、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实现少跑腿,在家门口就挣更多的钱。
为了解决脱贫户的就业问题,当地政府积极"走出去"招揽企业。一开始,招商的思路主要是寻找实力强的大企业,可是由于会泽县缺少区位优势,招商效果并不好。于是,他们决定转变思路,将招商重点放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上。通过减免房租、贷款担保等相关政策吸纳企业在会泽建厂。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工作组组长 计加辉:我们已经完成了48家企业落地,解决了1.2万人的家门口就业,老百姓现在是从楼上走下来就进入厂房工作。
大数据推送 就业岗位"送"上门
春节假期结束,脱贫户们即将迎来返岗就业高峰期。那么,如何保证就业岗位和对象的精准匹配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未就业人群、就业不稳定人群和稳定人群。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党工委书记 冯波:"红灯"我们是每天进行走访,"黄灯"我们是每周走访,"绿灯"是每个月进行动态更新信息。每天走访的方式一个是入户,另外一个通过手机信息进行跟踪,掌握情况。
根据系统后台刚刚反馈的信息,一位脱贫户没有工作,属于"红灯"建档情况。街道办决定派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木城社区党委副书记 余燕:她之前是在外面就业的,门禁系统现在推给我们说她已经回来了,她没有就业了。我们这边有电子厂、键盘厂,然后还有服装厂。主要是去她们家,看下她的就业意愿,我们就根据她的意愿来给她推岗位。
跟随工作人员,记者来到了脱贫户尤大姐的家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尤大姐的丈夫在外地打工,自己负责照顾老人小孩。由于之前工作的工厂要搬迁到外地,她正为找不到新的合适工作而发愁。
脱贫户 尤朝连:工资多少钱一个月,上几个小时,时间太长我娃娃晚上没人照顾。
了解了尤大姐的需求后,工作人员带着她前往附近的务工车间寻找岗位。在一家电子厂,尤大姐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脱贫户 尤朝连:我感觉今天来看了这个厂,还是可以的,离家又近,又可以照顾老人,又可以照顾小孩,然后工资还是可以的,一个月能拿到3900元,我感觉很满意的。我就想来这上班了。
工作找到了,尤大姐又向社区咨询孩子托管的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街道特意在务工车间旁安排了托管班,并组织志愿者定期照顾放学的小朋友们。
小学生:放学的时候晚上会开展托管,可以帮我们辅导作业, 放暑假或者是周末,也会开展活动。
为了帮助更多像尤大姐一样有就业需求的群众,会泽县整合386名街道、社区干部,38名驻村工作队员,725名网格员,逐户逐人开展走访排查,并通过大数据监测提高帮扶效率。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汤海珍:我们组建了大数据监测中心,对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精准的户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到乡村,让数据多跑腿,减轻基层负担。
截至目前,会泽县10.2万易地搬迁人口就业率达90.5%,县城安置劳动力就业率达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