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勇争先,敢争一流、唯旗是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提振发展精气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濉溪篇章。
坚持“双招双引”,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濉溪县组建苏锡常3个驻外招商组和11个产业招商团,成立上海联络处、南京飞地孵化及科创中心,扩大招商“朋友圈”。省“双招双引”平台新签约项目212个,总投资达224.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投资5.1亿元的新能源船舶项目弥补全市船舶制造领域空白,全球第七,国内第一的数控机床集团友嘉国际,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精智等高层次企业落户濉溪,上海精智项目从首次洽谈到签约仅用40天,刷新了全县招商速度。持续打造“溪”引力人才服务品牌,瞄准主导产业端绘制“人才热力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引进和培育各类技能人才7801人。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入“股权激励”模式,兑现各类人才资金305.2万元,投入使用双创人才公寓1254套,人才服务工作广受好评。
强化项目赋能,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坚持全周期做优项目服务保障,实现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工程建设审批管理制度28项,节省资金约280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等各类政策资金项目76个,争取资金19.03亿元;安排重点项目218个,完成投资191.6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个,34个亿元以上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纳统,同比增长47.8%,开工纳统率突破80%。坚持全方位构建对外开放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淮海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签约亿元以上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26个,协议投资66.7亿元。持续加强与徐州市交流合作,吸纳中国矿业大学技术合同17个,成交额1592.85万元。强化对外经贸扶持政策引导,助力英科医疗、力普拉斯等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预计实现进出口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加强绩效管理,国有企业作用逐步发挥。提升国有资源利用效率,成功盘活资产147.64亿元,资产总量同比增长29%,营业收入10亿元,实现了体量有效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壮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完成国企融资41.16亿元。强化国企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国有企业承建的39个项目顺利实施,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组建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入驻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共9家。举办企业融资对接会10场,达成融资意向25.5亿元。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程序,降低担保门槛,创新推出“粮贸易贷”“科技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746笔,发放贷款金额1.45亿元,企业融资渠道更加通畅。
整合土地资源,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推动粮食产量、质量双提升。全县集约土地56.4万亩,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59.28%,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41个,同比增长69.88%。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完成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806.63亩,补充耕地6296亩,全年卫片执法零增长,实现农村土地高度集约。全年完成房屋拆迁780户,完成房屋征收17万平方米,出让国有建设用地54宗,新上市楼盘23栋,面积达17.93万平方米。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成功处置低效企业14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400余亩,亩均税收增长11.6%,濉溪县入选2024年全省亩均效益领跑县(市、区)名单,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开发。
狠抓督查考核,用好提能增效指挥棒。聚焦九项重点工作进行每月讲评,促进工作精准有效开展;设置更具针对性、差异化的年度考核指标,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推动国企考核指标与功能使命相适配、与绩效薪酬相挂钩,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开展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全县涌现出一大批信念坚定、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干部潜能。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坚持把群众的“身边小事”当成我们的“头等大事”,濉溪民声平台接收群众各类诉求、建议8187件(次),办结率97%以上。各级领导留言、群众来信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2.9天,办结率100%。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肖干 李莹 刘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