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许文峰 李维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现磨咖啡、热腾腾的小笼包、薯片、牛肉干、矿泉水,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需要的旅客可以扫码,也可以现金支付。”2月6日7时25分,南京南至广州南G637次列车从始发站南京南站开出后,餐饮乘务领班李穆俊就推着小车从9号餐车出发,开启又一天的服务之旅。

“要想走,三六九”,当天是大年初九,G637次列车几乎满员。列车飞驰中,身着整洁的藏青色制服,身姿挺拔的李穆俊推着装满餐食的小推车,在稍显局促的车厢过道里稳稳前行。

研判到车上人多,李穆俊和同事在列车从南京南站出发前,就随车配备150份盒饭、6箱饮品、30盒水果,总种类超过60种,全力满足车上旅客需要。

“这种薯片是海苔味的,酥脆可口,孩子特别喜欢吃”“这是上海当地产的大白兔奶糖,软糯香甜,特别适合低血糖的旅客随身备用……”每到一个车厢,李穆俊都会停下脚步,声音清脆又热情地招呼旅客。因为她一笑,脸上便会浮现两个浅浅的酒窝,笑容暖得让人瞬间没了距离感。所以,旅客也经常亲切地称呼李穆俊为“酒窝姑娘”。

一趟列车从车头走到车尾,16节车厢、400多米,李穆俊脚步不停,一天走行两万步,笑容长挂脸上。对于旅客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价格到口味,她都一一细致地解答。

李穆俊说她非常热爱这份职业,用热情服务温暖千万旅客回家路是与旅客的一场双向奔赴,可以相互治愈。脸上若隐若现的酒窝里,藏着无数故事。

曾有独自出行的老人,眼神茫然无助,李穆俊送餐时留意到,主动询问需求,得知老人身体不适,赶忙倒热水、拿毛毯,一路抽空照看。老人下车时紧握她的手道谢。那一刻,李穆俊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这样的感动瞬间数不胜数,让她愈发坚信工作的意义。

2月6日10时50分,G637次列车从咸宁北站开出后,旅客进入了用餐高峰期,扫码点餐、到餐车点餐的旅客络绎不绝。李穆俊说:“根据目前的售卖量,可能车上盒饭不够用,我们联系从长沙南站再配送60份热链盒饭。”

为了方便不会扫码的旅客和儿童旅客用餐,李穆俊在用餐高峰期加大巡回售卖频次。由于车厢连接处存在坡度,且车内人员密集,餐车的前行之路并不顺畅,李穆俊常常需要用双手紧握把手,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推车前行。一趟车从车头走到车尾,她脚步不停,不见疲惫与抱怨,唯有笑容依旧如花。

别看李穆俊是个95后,她却已在春运列车岗位上坚守了10年。

10年前的春运,高铁快餐受限于当时的保障能力,品类不多,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旅客会自带食物上车,泡面、面包、火腿肠成为旅客的“标配”。

随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餐食经历从冷链到热链的转变,品类从相对单一走向丰富多元,点餐方式开启线上模式,价格体系趋于大众化、普惠化,旅客的选择越来越多。

今年1月14日起,长三角铁路“一碗好饭”上新了19款餐食,包含16种冷链餐食与3种热链餐食,每天提供高铁餐食达百余种,用“舌尖上的新滋味”温暖旅客回家路。

当日14时34分,G637列车抵达终点站广州南,李穆俊共供应盒饭206份,400余名旅客在车上享用到她配送的餐食。

“列车就是一扇时代之窗,透过列车就可以看到10年间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旅客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我们的服务不会停下脚步!”李穆俊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