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乐豆世纪影业:春节六部大片各有因果造化
大年初七,打工人迎来返程高峰,春节档票房大战也基本尘埃落定。
六部大片,各有因果造化
《哪吒2》是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这部电影能够制霸春节档,胜在全面。
首先作为50亿票房电影的续作,《哪吒2》起点高。首日就拿到了23.2%的最高排片,比《唐探1900》高了0.2%,最后初一的票房仅比《唐探1900》高1100多万,这微弱的领先和排片取得的先手优势密不可分。
站定稚子和海妖组成的下位者,坚决反抗无量仙翁为代表的上位者,就是站在了最大多数观众的立场上。
哪吒和敖丙,可以满足嗑CP的观众。故事文本扎实、特效场面宏大可以满足追求内容和特效的观众。
在笑点设置等方面,既照顾了下沉市场,又考虑了精英受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哪吒2》囊括了尽可能多的元素,放在主打合家欢的春节档,可以辐射最多的人群。
今年春节档没有主打喜剧的影片。《唐探1900》依靠此前系列电影树立起的银幕形象,明确了喜剧+悬疑的设置,吸引了很多渴望看喜剧片的观众。
作为一个已经有十年历史的IP,这部新作把故事放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唐人街,融入八国联军侵华、华人劳工修筑铁路等历史事件,在主题上进行升华。实际上是用商业片的手法,讲述自强不息、抵御外侮的意旨。
《封神2》在内容上做减法,比起第一部的丰富,更聚焦在殷商讨伐西岐这场战争上。由此带来了演员戏份的增减,对于一心想看主角姬发的观众来说,难免存在落差。
片中殷郊法相的特效呈现质感不佳,对于一部主打视觉效果的商业大片来说非常遗憾,这些因素都对影片口碑产生了影响。
今年的《熊出没》没能重演以往的票房辉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哪吒》吸附了大批儿童观众,基本盘的流失造成票房缩水。
《蛟龙行动》虽然提前抢跑,在除夕之前开启点映,但作用有限,在上映首日仅收获7400多万元票房,成为档期首日唯一未破亿的影片。
比起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如今的市场和观众群体都发生了变化,军事动作片在奇观上要极致,逻辑上要落地。
《射雕》在预售阶段的领先,得益于主演的粉丝群体,上映后的上座率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武侠题材已经逐渐冷门,观众更乐意选择其他题材的影片。
相比内容丰富的原著,截取一段拍成电影,前因后果的交代太费笔墨。涉及民族问题的表达又很受限制,故事显得左支右绌,粘稠乡愿。
有意思的是,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和哪吒都有不解之缘。
《哪吒2》和《封神2》不必多说,哪吒不是主角也是重要配角。票房位居第二的《唐探1900》,其主演王宝强也曾饰演过哪吒。不得不说,2025年的春节档是“含吒量”最高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