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不少人都惊呆了,立春之后不仅没有变暖,反而变冷了!这是什么情况?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
这不!蛇年到来之后,首个寒潮预警的发布,也是出现了,这着实看得出来,肯定是很冷的,寒潮是冷之中的“最高级别”。
所以,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不是又出现了反常现象,该冷的时候不冷,不该冷的时候不冷,这有点不科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看看。
的确!今冬以来不冷
对于这个冬季以来,我国大范围区域都是保持相对较为暖和的状态,可以说是相当暖和,全国大范围区域都是处于气温偏高的。
而常年之中的数九寒冬,最终也是保持暖为主,除了一九时段稍微偏冷一点之外,其他的“数九天”(已经出现的),都是处于偏暖的模式,所以,暖是冬季以来最为明显的趋势。
而且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也是如此,是真的暖和,我国南北大范围区域也经历过寒潮,但我国整体的温度也没有偏低,普遍性都是偏高2度以上。
这个肯定性的数据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所以,冷对于冬季来说,似乎已经失去味道一样。
当然,这也是让很多人看到了气候的反常一样,冬季不冷,那肯定是不对的。
所以,气候转变越来越突出了,这是可以“肉眼看得见”的,这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这已经是2月了,也是气象意义上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了,还没有看到大范围区域出现偏冷的局面,这也说明了,冬季的气温下滑将可能难以实现,但这恰好又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常年最冷1月该冷,并不冷,而2月立春之后,我国居然还出现了寒潮,这是不是正常的?
你要是说不正常,这个其实还有点不对,虽然说立春之后,我国就不断进入到暖和的局面,但这也并不是意味着不冷的,倒春寒的天气在常年中也有。
所以,冷还是有,只是相对来说,不会太多。这不,新一的天气变化过程也出现了。
立春不暖,为何反而冷?
的确,立春是不少人想到的“气温转变节点”,我国将进入到万物复苏的局面,大地要进入到回暖的状态。而这个蛇年第一个寒潮预警恰好就是在立春之后出现,什么情况,立春不暖,反而更冷了?
这里其实存在一个“字面上”的看法,那就是大部分人认为立春就是春天的起步阶段,其实并不是。立春并不等于入春。
常年进入立春时,我国仅有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以及福建部分地区处于气象意义上的春季。
立春期间,春天的脚步将继续北上,重庆西部、福建中北部以及云南东北部等地会相继开启入春进程,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仍处在“寒意未退盼春来”的季节中。
在北方地区,此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尤其是黑龙江、吉林、青海、西藏等地,依然是天寒地冻的冬日景象。
所以,立春并不代表就全面变暖了。而且除了立春的这个说明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点的问题,那就是今年气候也非常特殊,具有一定的扰动因子存在,那就是拉尼娜现象。
弱拉尼娜现象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持续发展,只不过持续的时间不长,虽然说强度不大,但它对冷空气的影响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正常情况来说,拉尼娜是会导致冷空气相对较为活跃,那么我国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在增加,这也正常。
除此之外,北极旋涡,东亚季风等问题也会扰动我国冬季的变化,这也算是气候的复杂性吧。本身就是多方面的因子影响,所以,大家正常看待就行。
其实2月冷,也不算是异常现象,大家不要用立春来进行评判就行。
而且这些年随着全球变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春夏秋冬变化都出现了波动性发展,曾经大家也看到了夏季飞雪的情况,那是不是觉得这个气候真的变了?
的确,罕见变成常见的话,那真的就是足以说明该问题了。而且除了寒潮之外。
更大范围雨雪,冷空气又将来
的确,除了这一波寒潮问题之外,还有小范围的雨雪发展之后,我国下一波的雨雪活动又要来了。
我国气候中心也是再次预警了,大家要做好准备了,更大范围雨雪,冷空气又将来。这就是在2月中旬发展的,当然,冷空气的活动也是伴随雨雪发展一起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在2月11日的时候,我国南北区域的雨雪就会快速发展起来,比蛇年的寒潮预警伴随的这一波要强很多。
其中黑吉辽,山东,四川,西藏等区域率先出现降雪活动,而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大部区域都将出现降雨情况,局部区域还有中到大雨。过后,东北,华北等地雨雪减弱,其他区域依然保持。
从分布来看,重点还是西藏,四川等区域有明显的降雪天气,而重点的降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小到中雨的覆盖面积扩大很多。
不得不说,这一波雨雪的确是相比寒潮伴随的雨雪大很多,水汽相对多一天,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11-13日,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将有较大范围小到中雨过程,北方也有降雪的发展,只不过在冷空气稍微推动一下,又是变成了干冷为主,这就是差异化。
所以,2月相对于冬季的前两个月来说,降雨在不断提升,后续可能春雨绵绵的状态就会上线,对于我国不少区域说明的少雨问题来说,也将是全面进行缓解的模式,这就是基本的情况。
最后提醒一下,冷暖波动激烈,在寒潮之后,就是大范围升温,然后又是大范围降温,伴随雨雪活动的发展等等,这将带动天气新一轮的改变过程,增加了其复杂化,大家先看下。
同时,后续还有可能会进行相关性的雨雪调整,冷空气的强度调整,多注意动态变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