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车停在高速服务区时,是否想过有人正盯着你的轮胎?价值百万的智能汽车、月薪2.7万的神秘企业……你能想象吗?一起“补胎”纠纷竟牵出黑色产业链?
一辆价值不菲的白色小米SU7缓缓驶入沈海高速阳江服务区。车主李先生刚下车走向洗手间,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胎压报警提示左后轮气压骤降至危险值。他慌忙折返,却发现一名黑衣男子“恰好”凑上来问:“师傅,补胎吗?”
这看似巧合的一幕,在车辆监控镜头下暴露了真相:60岁的修车工王某戴着白手套,左手遮挡车窗反光确认车内无人,右手握刀片狠狠划向轮胎侧面。整套动作从观察、破坏到撤离仅用10秒,熟练得令人脊背发凉。
“车没爆在高速上真是命大!”李先生事后冷汗直冒。轮胎侧壁的裂口像一张狰狞的嘴——这种损伤根本无法修补,若未及时察觉,一旦在120km/h的车速下爆胎,极可能引发连环事故。而王某的“精准服务”更显诡异:车主还未自行检查,他竟能预判轮胎故障,其中猫腻不言自明。
真正让王某栽跟头的,是小米SU7搭载的哨兵模式。当李某调取监控时,镜头清晰拍到王某的工牌编码与服务区修理厂标志。这段10秒的4K视频不仅锁定了嫌疑人,更掀开了一场潜伏在高速服务区的“捕猎游戏”。警方后续搜查发现,同时间段竟另有3辆车的轮胎遭同类破坏,作案手法如出一辙。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设计好的死亡陷阱。”汽车安全专家指出,轮胎侧面最薄弱,用刀片制造缓慢漏气既能诱导车主返回修理厂,又能让危险延迟到高速行驶时爆发。而服务区封闭的环境、车主急于赶路的心理,恰为这类犯罪提供了温床。
值得玩味的是,当李某坚持报警时,修理厂老板竟火速赶来哀求私了。这种反常举动让网友嗅到更大阴谋:“如果只是员工个人行为,老板慌什么?”随着涉事修理厂承包商的关联企业被起底——旗下公司横跨汽车维保、软件开发等领域,甚至给员工开出2.7万的月薪——公众的质疑声浪愈发高涨:高薪背后,是否在用非法手段维持暴利?
当警方顺着王某的工牌摸向修理厂时,发现其母公司竟是一家注册资本过亿的集团,业务从汽车配件延伸到物联网开发,甚至参与政府智慧停车项目。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给员工开出的2.7万月薪,竟比985毕业的程序员还高出30%。
“钱给得这么痛快,靠正经补胎赚得回来?”有汽修行业老板算了一笔账:在服务区换条国产胎收费1280元,扣除成本后单胎利润约400元。若要给员工发2.7万月薪,每月至少需割破67条轮胎。而网友曝光的聊天记录显示,阳江服务区日均车流量超5000辆,若按王某10秒/辆的效率计算,“创收空间”令人毛骨悚然。
随着“高速索马里”的绰号冲上热搜,更多细节浮出水面。某物流公司车队队长晒出2019年至今的36张维修单:同一服务区、同一轮胎位置、同一“无法修补”的结论,连换胎价格都分毫不差。“我们以为是路况问题,现在想想,怕是早被当肥羊宰了。”评论区瞬间炸出数百条相似经历,有人甚至在轮胎里发现过三角钉。
最后,我想说,科技利剑终将刺破黑幕,法律铁拳必让作恶者付出代价。道路安全的底线不容践踏,因为每一次曝光都是一次进步的力量,让我们永远相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