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特朗普上台后的“暴风雨”已经席卷加沙,然而,它远不止是天气灾难。加沙人民面对的,不仅是滂沱大雨和狂风,更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迫性政治压力——特朗普不知天高地厚的“驱逐计划”犹如一道致命的风暴,横扫这片土地。美国总统一纸命令,要求巴勒斯坦人离开他们的家园,转移到其他地方。可是,尽管外部压力空前强大,尽管大雨滂沱、暴风肆虐,加沙人民依然屹立不倒,决然地表示:“我们不会离开!”



特朗普的“计划”充满了荒谬和傲慢。他完全忽视了中东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他的意图简单而直接:让巴勒斯坦人民从自己的土地上搬走,去往所谓的“安置区”,这一计划明显是为了服务以色列的利益,而并非寻求真正的和平。美国总统把加沙和巴勒斯坦人民当作了棋盘上的棋子,以为能轻松操控他们的命运。然而,加沙人民坚守自己的土地,这一行为彻底挑战了特朗普的“帝国主义”视野。

面对特朗普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巴勒斯坦人的回应只有一个字:坚持。他们的抗争不仅仅是对土地的捍卫,更是一种对于民族尊严的捍卫。卡西姆·阿布·哈苏恩的话语犹如风暴中的尖锐呐喊:“尽管我们无家可归,尽管生活困苦,我们依然紧紧抓住这片土地,哪怕是一粒沙子。”这是对特朗普所代表的霸权主义的正面挑战,是对全球所谓“大国政治”的有力反击。

特朗普通过这种强迫迁移的政策,试图摧毁巴勒斯坦人民的根基。然而,他低估了巴勒斯坦人对土地的感情,低估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为生存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正如阿卜杜勒·加尼所言:“我们饥饿、无家可归、绝望,但我们不会成为合作者。特朗普,你想帮忙?就来这里重建我们的家园。”这句话是加沙人民愤怒的呐喊,也是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极大蔑视。特朗普,作为房地产商出身,可能并不理解这片土地背后的深层次情感和文化根基。对于加沙人民来说,这片土地已经是他们血脉的一部分,是他们文化、历史与尊严的象征。



特朗普的做法,完全践踏了国际法,尤其是战时国际法中的“强迫迁移”条款。1949年《日内瓦公约》明确规定,强迫迁移占领区居民是战争罪。然而,特朗普不但无视这一国际法规定,还通过美国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试图强行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他们的家园。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不仅让巴勒斯坦人民陷入更深的困境,也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动荡。

特朗普的“计划”最终反映了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干预主义及其全球霸权主义的根深蒂固。特朗普不仅要通过这种“交易”让巴勒斯坦人屈服,还试图借此增强美国在中东的政治影响力。然而,正如以色列军事行动未能摧毁哈马斯那样,特朗普的强硬政策也无法摧毁巴勒斯坦人民的坚韧意志。相反,这一“计划”无疑是在加沙人民和国际社会心中埋下了更加深刻的仇恨和不信任。

以色列的占领政策早已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而特朗普的做法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极端。美国的“中东政策”不仅站不住脚,甚至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自私和短视。特朗普的所谓“交易式”外交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它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和独立权,把他们的土地当作自己的筹码来交换。

更为荒谬的是,特朗普以“帮忙重建”的姿态出现,却从未真正关注加沙人民的生存状况。真正的“帮忙”应该是结束封锁、结束军事占领,而非用威胁和强制手段让无辜的平民离开自己的家园。他的“计划”不仅没有为巴勒斯坦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反而加深了他们的痛苦和愤怒。



特朗普这一举动的背后,折射的是美国政府在全球事务中的霸权心态。在特朗普看来,中东不过是美国的后院,巴勒斯坦的土地和人民也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颗棋子。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政策一直都是单方面的干预,以色列的利益常常被置于美国政策的核心,而巴勒斯坦人民的命运则被随意抛在一旁。这种以强凌弱的行为,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正如加沙人民所表达的那样:他们永远不会离开。这种“永不离开”的决心,代表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代表着对正义和尊严的坚守。特朗普的威胁和强制手段,无法打败加沙人民对土地的爱与渴望。即使暴风雨袭来,即使他们身处困境,加沙人民也会毫不退缩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守护他们的家园。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特朗普的“帝国”梦想,注定会面临失败。加沙人民对家园的守护,正是对这种殖民式政治压迫的有力反击。世界已经不再是特朗普可以随意操控的舞台,中东的未来将由那些在风雨中坚守家园、捍卫尊严的人民来决定。无论风暴如何肆虐,特朗普如何折腾,加沙人民必将迎来胜利的一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