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又干又冷,加上春节孩子们大吃大喝,糖果、零食、大鱼大肉不断,很多小朋友就容易内热。有的小朋友喉咙疼、口舌长疮,严重的还会便秘、咳嗽不停。
这时候,小朋友们的脾胃可就受苦了。小孩的脾胃脏腑娇嫩。吃了太多油腻、高热量的东西,脾胃就消化不动了,食物堵在里面,就变成了内热。
今天,著名小儿脾胃专家——李兰铮主任教各位家长给孩子清除内热,消积健脾,让孩子长更高!
1、辨证小孩是否有内热
内热有很多种,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1、胃里有火:舌苔厚厚的,晚上睡不好、磨牙,早上起来嘴巴有口臭;
2、肠道有火:小便黄黄的,大便又干又硬,像羊屎一样,或者便秘拉不出;
3、心里有火:舌尖上容易长泡,晚上睡不着,还容易惊醒哭闹;
4、肺里有火:鼻子里总有干干的鼻屎,容易流鼻血,大点的孩子还要注意扁桃体和腺样体;
5、肝里有火:早上起床有眼屎,黄黄的,孩子性格变得胆小或者爱发脾气。
2、甘蔗食疗方,消积食清内热
俗话说“一节甘蔗顶半副药”。
甘蔗入肺、胃经,甘蔗不仅能“养血”,还能“大补脾阴”,可以生津润燥,还能健脾补血。
如果孩子吃多造成轻微积食了,可以用甘蔗巧搭配,煮水一喝,帮助消积清热。
1、甘蔗雪梨水:清热去火,还能化痰。
甘蔗两节,雪梨一个,削皮切块,放水里炖煮30分钟即可。
2、甘蔗马蹄水:润肺止咳,滋养心脾
甘蔗两节,马蹄8个,洗干净去皮切块,放锅里煮25到35分钟即可。
3、甘蔗金桔水:健脾助消化,生津止咳
甘蔗两节,金桔10个,甘蔗削皮切块,金桔用盐搓洗干净,放水里炖煮10分钟即可。
如果孩子积食内热,已经影响到生长发育,频繁生病,食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需要中医对症下药。
3、用一则医案分享给大家:
孩子脾虚积食,不长个
这个小朋友就是积食内热,进门求诊时,看着精神不佳,长得瘦瘦的,个子也不高。面色萎黄,还有口臭。家长也是一脸愁容。
这孩子长得瘦小,身高也不达标。吃饭成了大问题,吃几口就说肚子胀,大便也干燥,好几天才拉一次。
伸出舌头一看,舌苔又厚又腻,脉象细弱。
经过仔细辨证,孩子属于脾虚积食。
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如果脾虚了,食物就运化不力,堆积在肚子里,导致肚子胀、疼,营养也吸收不了,自然就不长肉、不长个了。
要想孩子胃口好、长得高,就得先健脾消食,恢复脾胃功能。
于是开方:焦山楂、炒鸡内金、白扁豆、陈皮、芦根、茯苓、怀山药干等。
其中,焦山楂、炒鸡内金、陈皮主要是消积食,理气健脾,茯苓能祛湿,芦根能清胃热,白扁豆、怀山药干则能健脾,这样消积的同时又不会伤害脾胃。
才调理到第7天,孩子胃口变好了,吃得也多了,肚子也不胀了,大便也规律了。
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后,孩子来复诊时,脸色已经变得红润有光泽,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还长高了,现在活蹦乱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