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实践团成员在钟楼街合影。图片由迎泽区委宣传部提供
大学赋能地方发展,地方滋养大学建设。高校与地方,两者互相促进、彼此成就。近年来,迎泽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校“量能”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实现县区与大学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地合作新路径。
1月10日,迎泽区与武汉大学“牵手”,晋珈公益书屋揭牌仪式在太原第三十七中学东山校区举行。这是武汉大学在山西设立的首个公益书屋,为迎泽教育带来了发展活力。同时,双方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迎泽区将为武汉大学优秀学子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再次体现了迎泽区委、区政府尊才重才、爱才留才的态度和诚意。
与高校深度合作,迎泽区不仅有武汉大学这样的“新朋友”,也有频频互动的“老朋友”。1月11日至14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实践团再次来到迎泽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善迎泽拿出满满诚意,每逢寒暑假,都会精心安排,让人大学子在迎泽这片土地上饱览锦绣风光、感受晋商文化、触摸发展脉动、体悟古韵新潮。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蔚起,发展方兴。
明代永祚双塔、唐代清真古寺、元代纯阳宫、明代崇善寺、清代太原文庙……迎泽厚重的千年文脉给学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太原记忆深深地刻在了他们心中。
近年来,迎泽区为高校学子提供了上千个实践岗位,提供了一流的住宿、就餐保障,为在校大学生参与政务实习、社会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用首善之区的温度和气度,在学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经世致用、经世济民的种子。
当下,迎泽区正处在金融核心集聚区、数字经济先行区、消费升级引领区“三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夯实发展之基、积蓄腾飞之势的迎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贤能、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够成就人才。
以文化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走动+互动”的模式,搭建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迎泽区开展校地合作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多次来到迎泽区,不仅建立了“校友招商引才基地”,还频频开展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从中央最新的金融政策到从业人员思维拓展、素养提升,专家们带来了国际国内的前沿思维,成为助力迎泽区建设“金融核心集聚区”的重要智库。
思想的双向交流,让校地合作更加深入。迎泽区委负责人也带着求贤若渴的诚意,带着企业精选的岗位走进高校,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宣介底蕴深厚、活力无限、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迎泽风采。“来太原创业就业的毕业生,有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学费补贴等各类补贴。”“我们在市中心繁华地段打造了人才驿站。”“对扎根迎泽的同学,政府承担三分之二的人才公寓租金。”……真诚且精彩的介绍吸引了大量学子的目光。迎泽区向学子们发出邀约,希望大家可以相约迎泽、建功立业。
依托独特的文化和区位优势,迎泽区还与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师德师风涵养基地等,推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让校地合作绽放招才引智之花,为迎泽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真诚交流,心意相通。依地强校,傍校兴区,迎泽区与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持续升温,合作方兴未艾、前景可期……记者 王 勇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