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历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得有能力、有功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可以端上这个铁饭碗。
可是在1950年代,一个泥瓦匠,自称参加过娄山关战役,竟然想通过我国开国上将的人际关系,给自己调动工作,难不成这也是人情官职、萝卜坑职位?难道说建国刚开始就有人利用裙带关系谋求稳定工作,坐享其成?还是说其中有一些隐情?这个泥瓦匠的真实身份又是怎样的?
二度赤水
我中国红军前期的生存是极其艰难的,想着北上抗日,但却在国民党蒋介石的围剿中,内部又出现了左倾的冒险主义,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时在1934年的12月一直到1935年的一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老城召开,经过了多天的激烈讨论,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目前红军已经人数锐减,在这个大前提下必须改变原定的红军行动方向,这是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所以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建议放弃黔北建立根据地的打算,而是要北渡长江入川,那里人多粮丰,可以在成都的西南和西北建立根据地。
经过研究决定,再根据我党人员对国民党川军团了解的实际情况,决定先从桐梓再到赤水,对于过长江的部分,也是经过研究决定的,因为长江的水有湍急,也有平静的地段,而泸州与宜宾之间这一段就是较为平静的。
所以当时中央红军立刻响应了中央的号召,遵从当时军委的命令,于二月份开始向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东渡赤水河,这是第二次渡赤水,大部队向桐梓地区急行军。
同时以红五军团的一个团向温水开进,其主要的作用是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哪个才是我军的主力军,具体往哪里进攻?到了2月24日,红一军团第一团占领桐梓县城,中央红军回师黔北,彻底打乱了各地军阀的部署。
当时的国民党军见状,也急调部队增员,总之,包括王家烈在内,还有吴奇伟等各路军阀急调重兵共同开往遵义、娄山关和桐梓,想要阻止并全奸红军在娄山关或者是遵义地区。见此情景,中央军委当即决定要求立刻占领娄山关。
娄山关
娄山关这个地方是属于川黔之间的重要隘口,由于地势上易守难攻,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初的黔军在这个地方防守有点兵力,也做了防御工事,所以想打下来并不容易。到25日,中央军委命令红五、红九军团在桐梓西北地区集中主力南取娄山关,阻击国民党的川军团。
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红三军团第十三团立刻从北向南对娄山关之黔军发动猛烈进攻,当天晚上就攻下娄山关,占领了制高点。
敌人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又抽调了六个团的兵力组织反扑,但都被我红军给打了回去,接着红一、三军团在彭德怀、杨尚昆的统一指导下,用一部分兵力从正面吸引敌人,集中主力从向敌人后方迂回包抄,歼敌大部。
剩余的敌军就如同小孩打架一样,只要带头的被打倒了,其他人都化成鸟兽散了。
娄山关战役之后,红一和红三军团又乘胜去往了遵义方面进行追击,一直打到了遵义城下,虽然黔军的残部退入了遵义城固守,但红一和红三军团,不顾疲劳,奋起攻城,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便占领了遵义新城,王家烈慌忙率残部向南逃去。
泥瓦匠
遵义战役是在庞大的敌人四处对我中央红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打响的战斗,二度赤水,周围都是国民党军阀,回旋余地已经不是很大了,再加上当时红军脚下无寸土,已经走投无路了。
但红军却在五天之内取得娄山关,并占领了遵义城,击溃了黔军八个团,击毙敌人2400多人,俘虏30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而是其中攻打娄山关的主力是红三军团,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的政委是杨勇同志和红三军团十二团作战参谋孔宪权二人都参加了此次战斗,虽然这次战斗红军英勇顽强,但也有较大的伤亡,其中红12团政委钟赤兵右腿被子弹打穿了,但当时的卫生条件也比较差,所以他右腿没有保住,直接给锯掉了。
同样是第十二团作战参谋的孔宪权,当时也身负重伤,也是腿部中弹,后来被人抬下阵地,送往了遵义县城的天主教堂临时救助站,接受手术治疗,但由于伤情过于严重,而且伤口一直未愈合,最终红军只能把他安排到当地的一地主家养伤。
一年之后,孔宪权虽然伤愈了,但腿已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一九三几年没有通讯设备,他身边也没有电台,一个坡脚的人也走不了太远,为了生计,他只能挑担卖货,当了一名泥瓦匠。
尽管现在身份是泥瓦匠,但孔宪权却还是关注着红军的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的名字,都是红三军团的老伙计,孔宪权当时就很激动。既然知道地址了,可以写信联系到他们,于是就联系上了我国开国上将杨勇。
杨勇也快速地回信,二人建立起了联系,后经联络核查身份,孔宪权是作战参谋无疑,他是为我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虽然脚坡了,但也应该为他今后的生计做出好的保障。
结语
在1952年,孔宪权担任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筹备委员会的秘书,参与了遵义会议纪念建馆管的筹备工作。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孔宪权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多方走访大量的人和事,对纪念馆及周边环境进行修缮和清理,并找到了文物和资料,让纪念馆所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
在1955年2月,孔宪权被任命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也是首位的馆长,小平同志参观了遵义纪念馆,对着孔宪权说,你是遵义会议馆馆长最合适的人选。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太爷爷留下的那盏马灯;你退后,让我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奋斗实录;浙江文艺出版社;张首伟、欧阳治民
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自驾长征路;江苏人民出版社;刘卫、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