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不同在于懂政治。
学者汪丁丁说,进入一门学问最好的开端是阅读它的思想史,因为先贤对所有重大问题都有过问答。
显然,阅读“政治思想史”,因此而成为现代人的刚需。事实上,越来越多人看不懂这个世界的原因,正在于对各种“风云”背后的主导力量——西方政治思想不曾了解。
然而,这方面的书虽然不少,但几乎99%来自西方学者,这就会基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阅读上的隔膜,对理解学术作品尤其是不小的阻碍。
即使出自中国学者的作品,书友反馈也大多“失望大于期望”,因为书友想要的是全面而非片段、实用而非形而上、通俗而非学术腔的文本。
那么,市面上是否有这样一本书?有,这就是陈伟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既属于这1%,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也最适合国人阅读,甚至没有之一。出版四年来已成为书友们公认的经典。
有书友评论:“读完后感觉任督二脉都被打通了,很多以前的困惑被解开,对各种思想和哲学争辩的认识清晰了起来,不再有看空中楼阁的感觉。”
学者刘擎不吝赞美之辞:“这部鸿篇巨制,为汉语世界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写作,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北大著名政治学学者李强教授更亲自作序推荐:“以一己之努力,把握如此浩瀚之资料,梳理如此长时段的发展,展示如此众多思想家的观点,达到如此之水平,实在是难能可贵,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不言而喻。”
阅读理由一:真正做到了全面而系统,堪称西方政治思想的“一站式”商店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场漫长的演进,很多学者虽不知名但对演进不可或缺,同类书对此很少关注,本书则一改其他书跳跃式、片段式的介绍,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最完整地梳理了整个西方思想史,不仅呈现出一幅最清晰、最细致的西方政治“清明上河图”,也有助于我们通过了解思想演进的一个个环节,感知西方政治思维的具体脉动特点。
阅读理由二:同步展示政治思想和政治现实,从二者的博弈中汲取最丰富的历史经验
同类书基本只是把各思想家连缀起来、分别述说,本书改变这种单轨制叙事,把各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制度同步展示,使读者看到各时期的立体图景,加深对思想和制度之互动关系的理解。这种对“二者同构”的揭示,也紧扣全书暗线:要改变社会面貌,需要目标,更需要方法;
阅读理由三:通俗好读,享受最高级的阅读体验
如果不是因为本书太长,很多书友反馈“想一口气读完”。作者基于多年学术研究、执教经验及翻译积淀,形成了强大的转译能力,所有复杂观点都变得容易理解,既没有同类书的学术腔,也没有引进版的翻译腔,可读性打败所有同类作品。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主要研究领域就是政治学理论,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等圈内好评度极高的作品。这本面向大众的西方思想史,则俘获众多非专业读者。
本书亮点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构建人物的环境和经历,促成读者的同情之理解。比如闪现于各处的春秋笔法,体现了作者良苦用心。本书出版后连续数月蝉联各大图书销售榜单榜首,并获“中国社科出版社2020年度十大好书奖”。作者自己的一句话,也许是最发自肺腑的评价:“这辈子即便没有写其他书,这一本也足矣。”
同时洞察西方的思想流变和国人的所思所求,这样的作者并不多见,所以,本书虽是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却更是为国人拥有现代性意识而写的国民必读。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库存不多, 感兴趣的书友千万不要错过,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