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关于GT跑车的专题内,怎么可能没有阿斯顿·马丁DB系列?你要清楚的是,这个品牌自1913年创立以来,几乎“一辈子”的心血都放在了DB系列上。从1949年的DB2,再到007电影中的经典座驾DB5,直至今日的DB12,每一款DB车型都是GT跑车的风向标。
嘿,你们会说为什么没有选全新的Vantage加入到这期选题中?我想,了解阿斯顿·马丁的车迷们都明白,DB系列才是阿斯顿·马丁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DB意味着什么?它是大卫·布朗爵士英文的缩写。正是在1947年,他收购了阿斯顿·马丁之后,才有了这个品牌的未来。
简单地算了一下,在阿斯顿·马丁DB系列的跑车中,我仅驾驶过DB9、DB11以及今天的DB12,但从这几代车型的变化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让优雅更优雅,让不羁更不羁。纵观当今汽车工业的走势,坚持做一件事的品牌越来越少。过去很难说,单从现在来看,这款阿斯顿·马丁DB12算得上孤品的存在。
它美极了,绝对算得上第二眼“情人”,事实上这也是我第二次见到它。第一次因为手续的原因,我只能在封闭场地内简单驾驶它。很显然,那是一次不尽兴的体验,但这次不同,我和它将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出发之前,我们先来静静地看看它吧。和前辈DB11相比,全新的设计让它看起来更加自信,比如更大的进气格栅像是要吸纳更多的空气,有助于更有力地奔跑(这仿佛在向DB5致敬)。事实上也是如此,正面冷却缝隙尺寸提升56%,格栅尺寸扩大54%,确保散热器和中置发动机罩通风口可吸入更多冷空气,为强大的双涡轮V8发动机提供所有气缸点火所需的氧气及冷却性能。进气口两侧,重新设计的LED前灯充满未来主义风格,全新日间行车灯(DRL)闪烁着不羁的风范。车灯采用独特的6个块状图形,为DB12正面视觉外观增添独特个性。借助人工智能设计的独特金字塔结构,可防止LED光束折射。每个照明块均采用锯齿状正面和侧面设计,确保照明输出均匀一致和聚焦的光束模式。自动远光灯的清晰度更高,可提供更多夜间驾驶安全支持,实现超豪华级照明体验。另一处体现自信的方面是,新车比之前的车身更宽大,傲人气势一览无余。轮距加宽22毫米,令驾驭征程更稳健。
来到侧面,你会发现阿斯顿·马丁著名的翼子板三角饰板,这是每一辆DB系列的标志,其线条不仅自然延伸至汽车腰线,让车身线条更加优雅,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驾驶者在驾车贴地飞行时,通过降低升力来保持车辆稳定性。当然还有采用无框设计的后视镜,它比过去更小巧、更时尚,同时还为了DB12的空气动力学提供了帮助。我忍不住开始缓慢靠近它,轻按遥控钥匙,隐藏式的门把手瞬间弹开,充满仪式感。拉动车门,微微上翘的开门角度是阿斯顿·马丁独有的设计特点,与它的翅膀LOGO相互辉映,预示着大鹏展翅。内饰设计是这台车相比过去改变最大的部分,可以说是100%的革新,强调的是与驾驶者的紧密连接。当坐进车内的那一刻起,我便感受到了内饰设计师的用心良苦,出色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切以驾驶者为核心,每一次肢体的伸展,都能实现一次对车辆的精准操作,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这样一台高性能的GT跑车而言。座椅的舒适度极其出众,肩部以下给予身体的承托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这将大大缓解长途驾驶带来的疲劳,体现了GT跑车的核心元素之一——舒适。当然还有运动的部分,你会发现碳纤维材质出现在座椅上,因此轻量化与舒适性在此被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除了传统的手工和上乘的材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DB12在创新层面的进步,最为明显的是定制款10.25英寸的屏幕,并且提供了1970x720高分辨率,彰显阿斯顿·马丁首次搭载的全数字化技术。全新“全视之眼”,采用同级最高分辨率的清晰图标。同时,它与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内饰相匹配,将触摸屏菜单和快捷键相结合。只需轻轻一触,即可全面掌控您的座驾。当然,你还会看到与国内用户联系非常紧密的APP出现在新车上,再次体现出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碳纤维材质和高档皮革融合的座椅,想必只有阿斯顿·马丁才会这么做吧?
按下启动按键,V8发动机会打破此刻的宁静,我驾驶着这台极富魅力的DB12离开体验中心的停车场。首先感染到我的并不是动力系统,而是它的音响系统,你们懂的,在驾驶这样一台优雅的超级GT跑车之前,一定会选好音乐,这才是绝佳的组合。宝华韦健(Bowers & Wilkins)专为DB12打造的音响系统令人沉醉,在低速情况下,车内氛围恬静宜人,你很难想象置身于一台大马力的跑车中,还能获得剧院级的听感。搭配着事先选好的音乐,选择“GT模式”,我以非常绅士的方式驾驶着DB12从市区驶向郊外。这份从容和淡定源于新车全新的动力调校和底盘调校,油门踏板清楚地知道我的意图,它不会神经质地突然传递强大的扭矩到轮上,即便需要一些动力来超车,也会表现得闲庭信步。底盘更是细腻,自适应感应系统会消化路面产生的颠簸,它或许并不会像宾利那样舒适,毕竟后者有空气悬架的帮忙,但绝对要比玛莎拉蒂来得更自然。作为我心目中的GT专家,这台阿斯顿·马丁DB12在此刻的表现无可挑剔。
阿斯顿·马丁用一台DB12证明了它依旧是GT跑车的领航者,这源于它百年打造GT跑车的经验。
我当然知道它可以更快,并且非常快,要知道厂家给新的DB12的定位是“Super Tourer”。这意味着它将比过去任何一代车型都要强大。没错,说的就是那台让阿斯顿·马丁引以为豪许久的V12发动机。它大概率不会再现身了,一台比它动力更强的V8发动机出现在了DB12的前机舱内,没有电机的帮忙,它是纯燃油车!在来自ZF8速变速箱系统的帮助下,最高功率达到500千瓦,最大扭矩800牛·米,3.6秒的时间即可完成零百加速,极速可达325公里/小时。另外,更加紧凑的发动机本体,让这辆车的重量分布更加均衡(前后分配比例为48︰52)。当然,做到更强的动力对阿斯顿·马丁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我关注的却是它在运动状态下,全新的变速箱调校、全新电子后差速器(E-diff)、全新的底盘调校······给予车身、驾驶者的反馈。
可贵的是,DB12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它将舒适与运动巧妙地区别开来。
来吧,切换到“运动+”模式,前面就是期待已久的山路,我希望嘹亮的排气声浪响彻山谷。转速表示数在我切换驾驶模式后开始升高,仪表盘也换了一个更为战斗的显示模式。加大油门的开端,后轮会有一丝打滑,但我并不担心,因为米其林专为新车定制了Pilot Sport 5 S AML轮胎,当然还有全新电子后差速器的帮助,所以我几乎没有修正方向,车轮的打滑立即消失,车头的指向性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直线状态下,这台具有500千瓦的大型GT正在全速前进,变速箱有着令人满意的换挡节奏,原因是它的终传比为3.083︰1,这让它的提速更具力道。在驾驶这样一款超级GT跑车时,我总是觉得直线不够长。带着一丝的意犹未尽,在面对弯道之前我认为最晚的制动时机,大力刹车,新的配重让制动效果变得更紧凑,碳陶瓷的刹车盘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实力。信心倍增的我选择了较为激进的入弯角度,试图将车头无限接近弯心,这在过往是驾驶中置后驱跑车的做法,对GT跑车来说会有转向不足的风险,但DB12给予了我很好的车头指向性,后轮会有一点滑动,但没关系,此前电子后差速器已经帮助过我一次,这一次它同样及时发挥了作用,因此后轮及时找回了抓地力,并且提供了出色的循迹性。接下来的几个弯道会更紧凑,但我并不打算让这台DB12慢下来。我要清楚地感知到新悬架带来的不同,毕竟它采用的是智能自适应的倍适登Bilstein DTX减震器,实现按需智能可调减震响应,调谐带宽增加了500%。另外,在车身侧倾压力过大时,还有较大直径的横向稳定杆(ARB)来增加底盘侧倾刚度。当这些高科技被融合在一起时,你会发现这台车越开越自信,相比DB11,它所有的表现都变得更直接,不像过去仿佛有一层窗户纸怎么也捅不破似的。而相比那些纯粹的速度机器,这台DB12又能给你带来十足的掌控力。
我们在山顶的平台停下,回顾驾驶阿斯顿·马丁DB12的全部过程。它再次验证了我此前的结论—— 让优雅更优雅,让不羁更不羁。只不过相比过去,它在舒适与性能之间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界线,驾驶者只需要通过旋钮来切换即可。这样的好处是它可以在两个维度分别提供给驾驶者最大的驾驶乐趣。DB12不愧为“SuperTourer”,阿斯顿·马丁不愧为GT专家。
阿斯顿·马丁DB2(1950)
阿斯顿·马丁DB2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产DB系列车型,这一代车型进气格栅的设计成为未来阿斯顿·马丁车型的家族基因。在搭载了拉贡达2.6升直列6缸发动机后,这款新开发的DB系列跑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后,这款车还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就此开启了品牌的赛事基因。
阿斯顿·马丁DB5(1963)
阿斯顿·马丁DB5诞生于1963年,它的名字和《007》系列电影紧密相连。你可能会记得它在《金手指》中首次亮相,之后在《雷霆万钧》《黄金眼》《明日帝国》《皇家赌场》和《大破天幕杀机》等电影中都有它的身影。
文/康家玮 图/曹楠